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4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綿陽市紀委監委獲悉,因兒子借高利貸欠下200余萬元,為了替兒子還債,綿陽市游仙區小枧鎮三星社區原村委會婦女主任兼出納李瓊,挪用公款45萬余元。
為子還貸,盯上集體資金
李瓊芝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家里條件差,從小就吃了很多苦。“不能讓孩子受我受過的苦。”成為母親后,李瓊芝一味溺愛遷就自己的兒子劉某,導致其成天好吃懶做、揮霍無度,瞞著家人借高利貸,二十幾歲就已經欠下200余萬的債務。
“2012年的一天,兒子把我叫到茶樓,一群兇神惡煞的人說我兒子欠了他們的錢,當時我嚇壞了,才知道他欠了高利貸。”
李瓊芝說,自己變賣了家里的房產、挖掘機等所有值錢物資,向親戚朋友籌借了一些錢,還找了一份夜間的兼職,仍不足以歸還欠款。每天幾十個催債電話,壓得李瓊芝幾近崩潰。
為了盡快還清債務,擔任婦女主任兼出納的李瓊芝,逐漸把“歪主意”打到了自己管理的三星社區集體資金上面。
“我原打算先借用集體資金還高利貸,有錢了再悄悄還給集體。”李瓊芝認為,“借用”集體資金沒有利息,會大大減少自己的還款壓力,只要及時還上,就不會出問題。2012年3月,李瓊芝第一次挪用集體資金1萬元償還債務,剛還上沒多久,催債電話又響了起來,這也讓李瓊芝不得不加快“借錢”的步伐。
到后來李瓊芝的膽子越來越大,挪用金額也越來越高。經查,2012年至2016年期間,李瓊芝先后挪用集體資金共計45萬余元,全部用于為兒子劉某還債和生活消費。
“我真后悔,如果當時選擇報警,就不會走到現在這一步了。”李瓊芝知道放高利貸是違法行為,自己應該報警,但作為一名干部,她怕兒子借高利貸的事情傳出去,會讓自己臉面盡失,所以才硬著頭皮還高額利息。為了面子,為了兒子,李瓊芝做出錯誤選擇,結果面子沒保住,兒子也離了婚,自己還失去自由,家庭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