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彭山4月29日電 (王波 郭瑩)今日,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通報會在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現場舉行。會議宣布重大考古成果:“蜀世子寶”金印出土,該印是國內首次發現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在四川省文物局的領導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眉山市彭山區文物管理所對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開展了第三次考古發掘。本年度的工作于2019年11月10日開始圍堰,2020年1月10日正式開始發掘,4月28日結束,前后歷時3個多月,發掘面積5000平方米,勘探面積10000平方米。

  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本年度的考古工作以搶救和保護珍貴文物、進一步了解遺址分布范圍及文物分布規律為目的,開展相關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總計出土各類文物10000余件,其中重要文物2000件。主要為金銀器,包括金、銀幣,金、銀錠,金、銀食具,金、銀首飾和金、銀服飾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金印,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印臺邊長10厘米,厚3厘米,含金量高達95%,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金印有約16斤重。“蜀”字證明這枚金印原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為親王嫡長子。從印文可知這枚金印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征,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蜀世子寶”是國內首次發現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本年度出土的官銀,從地域及稅種上均可補前兩次發掘之空白。尤其是發現了來自于樂至、仁壽、樂山、德陽、廣漢等地的屬于大西政權銀錠,對研究大西政權的財政制度以及統治區域均具有重要意義。

  繼上一年度的工作中發現火銃之后,在本年度的發掘中出土了不同規格的鉛彈,是判定該遺址性質為古代戰場遺址的又一佐證。

  除此之外,還發現有為數眾多的金、銀容器,金銀服飾和金銀首飾,為研究明代的工藝水平、服飾制度以及審美情趣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

  本次考古對遺址本身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首先確認了文物的分布規律與遺址內河床的起伏狀態、基巖局部的微結構以及航道的位置具有直接關系。其次發現了文物原地埋藏的跡象,在基巖河床上發現了多處銀錠、金錠以及金塊嵌入巖石的情況,可以推斷這批文物未經過長距離搬運,這個區域很可能為戰爭發生地或接近于戰爭發生地。

  此外,還發現了同一屬性的文物集中分布的情況,例如發現了金器的集中分布區以及銀錠的集中分布區,這很可能說明當時對于貨物的運載存在分船以及分箱的情況。這對認識當時張獻忠撤離成都前的狀況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據介紹,本年度的考古發掘進一步確認了遺址為古代戰場遺址的性質,搶救和保護了大批珍貴文物,尤其是“蜀世子寶”金印的發現,堪稱為重大考古發現。與此同時,對遺址本身尤其是文物分布規律的認識取得了重要突破,這對未來遺址的全面保護和利用均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經過三次水下考古發掘,江口沉銀遺址出水文物52000余件,這些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有了實質性進展,江口沉銀博物也即將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