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濤 吳杰 本報全媒體記者 吳顯云

  家境殷實的90后、汽修場的小股東和靠手藝打工掙錢的年輕人,3人本可以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過上不錯的生活,卻為了掙快錢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近日,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破獲了一起用二手瑪莎拉蒂故意制造車禍騙保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康某、陽某、任某。

  開車故意裝上護欄

  2016年8月,康某和陽某商議“搞點錢來花”。對汽車行業頗為熟悉的陽某建議,買個二手車來撞壞騙保。陽某是資陽某汽修廠的小股東,自稱“修車方便,和保險公司的理賠員關系很好。”

  隨后,兩人找到一輛原價280多萬元的瑪莎拉蒂總裁高配版,由于該車發生過自燃,二手價格僅為40萬元。康某找朋友借了40萬元,墊資購買了這輛瑪莎拉蒂。康某和陽某商議,這輛車一人出資20萬元,事成之后陽某還20萬元給康某。2017年11月,陽某在麻將桌上找到同學任某,讓他開車去制造車禍,“你只管撞,什么都不用管,到時候分錢。”11月5日,任某將車開回老家資陽市雁江區迎接鎮,故意撞在了鄉村公路邊的護欄上。“這次撞擊非常嚴重,車頭已經完全損壞變形,車子的輪胎、輪轂、水箱都撞報廢了,基本處于開不走的狀態,是用拖車拖回來的。”辦案民警介紹。

  保險公司并沒有對此產生懷疑,通過拍照取證走了快速處理簡易流程,經過保險公司定損,賠償了維修費加配件費一共27萬余元。

  故伎重施卻演砸了

  第一次騙保成功之后,3人把錢分了。康某拿到20萬元還了部分車款,陽某拿6萬元還了賭債,負責開車制造車禍的任某分到4000元好處費。這樣一來,保險理賠的錢所剩無幾,3人連修車的錢都湊不齊了。

  這時,任某主動提議自己出錢將車子修好,以此合伙成為“股東”,以后的撞車和騙保他都要“分紅”。于是,任某拿出9萬余元,由陽某從廣州等地購買配件,對車子的部分零件進行了更換。“能修則修,能不換的就不換,他們覺得車子只要能開走就行了,連水箱都是用鐵絲和塑膠帶進行捆綁固定的。”辦案民警說。

  2019年7月5日凌晨5點,3人故伎重施。任某將車開到資陽市雁江區天臺路十字路口時,故意將車撞向花臺,導致車輛嚴重受損。事故發生后,任某向保險公司報了案,并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駕駛員自稱玩了一個通宵的麻將,打瞌睡,加上右轉彎比較急,所以撞上花臺上了。”保險公司定損員趕到現場查勘發現,該車登記在康某名下,車險購買者卻是任某。對此,任某解釋稱,這是牌友康某因欠他8萬多元,將車交給他開一段時間,要開就得買保險。

  定損員發現,撞擊部位是車頭左側,但未在撞擊范圍的右側防撞梁也變了形,該車理賠記錄顯示,這已經不是該車第一次發生撞車事故,2017年11月發生過同樣撞車事故,兩次事故駕駛員都是任某。右側受損部位本應在1年前理賠修理中被修復。

  后經交警部門認定,駕車操作不當的任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當定損員打開引擎蓋后,發現該車發動機、水箱、車燈等部分配件竟是用鐵絲和塑料束縛帶固定的,有些螺絲都未裝上,空調管也未接。車輛后備箱內并無任何個人物品,而是擺放著一些汽車配件。

  抽絲剝繭三人落網

  隨后,保險公司請專業鑒定機構對這輛瑪莎拉蒂進行鑒定發現,上次理賠后,該車僅更換了主要大件,右側大梁等部件并未拉伸修復,很多細微處也只是簡單捆綁處理,此次事故后的維修費高達24.7萬余元。由于懷疑任某是故意制造事故騙保,2019年8月30日,保險公司向警方報案。

  警方調查發現,這輛車官方報價是280多萬元,按照3人的收入水平,根本無法承受日常的油耗、保養、維修等費用。“康某家雖然是做糖酒生意的,家境殷實,但也不足以支付上百萬元買豪車。”辦案民警說,這輛車曾經發生過自燃,以遠低于市場價格的40萬元購買一輛大修過的車,不符合普通市民購車邏輯。此外,兩次事故有相似之處:發生的地方都遠離主城區、事發路段監控都比較少、發生車禍的時間段人都比較少。于是,警方對駕駛員任某展開調查,發現他與車主康某微信交流頻繁,且有資金往來。此外,還有1名開汽修廠的男子陽某也與他們有資金來往記錄。

  此后,民警加大審查力度,最終,3名嫌疑人對自己購買豪車、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騙取保險理賠金的行為供認不諱。3人不僅要向保險公司退賠違法所得,還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將受到刑罰。目前,犯罪嫌疑人康某、任某已分別向保險公司退賠13.4萬余元和4000元,案件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