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提醒:跳廣場舞要量力而行

  疫情后,廣場舞大軍慢慢崛起。不過劉中興告誡廣大市民,運動需適當,要量力而行。總的來說,不同年齡段適合不同類型的廣場舞,“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就是運動系統(tǒng)受損。某些激烈的廣場舞動作中,人體持續(xù)性發(fā)力往往會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腰部最容易受傷。”

  目前,成都氣候變化不定,中老年人鍛煉身體尤其應當注意時機與尺度。醫(yī)生在此為中老年人指出以下鍛煉誤區(qū),望市民朋友們注意規(guī)避:

  鍛煉誤區(qū)1:長時間跳廣場舞

  現(xiàn)在廣場舞難度越來越大,通常會設計很多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的動作,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力量和穩(wěn)定性都有較高要求。動輒一兩個小時以上的舞蹈時間,意味著過長的關節(jié)連續(xù)使用。跳廣場舞蹈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也不是難度越高越好,適當控制時間和運動強度有利于保護膝關節(jié)。

  鍛煉誤區(qū)2:肩痛一律爬墻甩肩鍛煉

  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老年人在小區(qū)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舉動作,包括單杠或吊環(huán)中的轉肩、棒球的投球、舉重抓舉等,這其實反而會加重肩關節(jié)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鍛煉誤區(qū)3:仰臥起坐

  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的頸椎、腰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加上骨質疏松,做仰臥起坐很容易給頸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再加上此運動對頭部的要求較高,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很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發(fā)生意外。

  鍛煉誤區(qū)4:進行大強度、高難度鍛煉

  有的老年人覺得運動強度越大、運動量越大,越有益于健康。但其實,爆發(fā)性運動可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運動貴在堅持,不在于速度和強度。

  鍛煉誤區(qū)5:爬樓梯、爬山鍛煉

  爬樓梯被不少老年人列為健身鍛煉項目,認為健身就在家門口,方便快捷。但其實爬樓梯的過程中,膝關節(jié)壓力明顯增大,膝關節(jié)反復撞擊,周而復始重復動作,會加大膝關節(jié)損傷,誘發(fā)膝關節(jié)疾病。跟爬樓梯類似的是登山,同樣容易損傷膝關節(jié)。下山時膝關節(jié)所受沖擊力相當于自身體重的5~8倍,這會加重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jié)損傷的高發(fā)項目。

  鍛煉誤區(qū)6:空腹晨練

  對于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很危險。經過一夜睡眠之后腹中已空,不進食就進行1-2小時的鍛煉,熱量不足,加上體力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暫的時間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最常見的癥狀是頭暈,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wěn),心臟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會突然摔倒,甚至猝死。

  鍛煉誤區(qū)7:運動憋氣

  老年人心肺功能減退,憋氣用力時會因肺泡破裂而發(fā)生氣胸。憋氣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憋氣時因胸腔壓力增高,回心血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易發(fā)生頭暈目眩甚至昏厥。憋氣之后,回心血量驟然增加,血壓升高,易發(fā)生腦血管意外。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等須憋氣的運動項目,老年人不宜進行。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戴佳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