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生物多樣,蜘蛛“怪俠”常現
雅安地理環境特殊,生物多樣性豐富,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多,只要用心,不時便能發現蜘蛛“怪俠”。
2015年8月,筆者在雅安城區三雅園一向日葵花瓣上無意拍攝到一只背著“人臉”的蜘蛛。這只蜘蛛,頭部淺綠色,長著八條綠色的腿,背部藍綠色,腹部形態大小如玉米粒,背面的花紋酷似一張人的臉,口、鼻、眼俱全,只是“臉型”有些尖,類似電影里的“外星人”。據查證,這種“人面”蜘蛛叫三突花蛛,屬蟹蛛科,一般在草叢或花瓣上守株待兔,捕捉獵物。這種蜘蛛品種并不罕見,但呈現完好“人面”狀的卻不多見。消息被雅安日報刊發后,全國各媒體廣泛轉載。
對于“人面”蜘蛛的來源,專家們說法不一。有專家認為,“人面”蜘蛛可能是蜘蛛的一種“白化”現象,比較少見。也有專家認為,“人面”蜘蛛是普通蜘蛛的一種變種,或者可能受到了外部傷害。“人面”蜘蛛,因身體長有類似人臉的圖案而得名,存在于多種蜘蛛種類。長短從幾毫米到十幾毫米不等,人臉花紋有的在背部,有的在腹部。有的像五官漂亮的女子,有的丑陋不堪。通常存在于原生林,次生林和花園。中國有專家提出了一種新穎的觀點,認為它們是一種花蟹蛛的亞種,因其比較稀少,所以人們對它們了解的不多。這類蜘蛛擅長用怪異的圖案來裝飾自己,其目的就是迷惑它們的天敵。因為當鳥或其它捕獵動物看到獵物時,通常會考慮一番才決定是否要吃掉獵物,而這時它們正好伺機逃脫。它們的這種本能目的和其它擬態、擬色動物非常相似。
2015年,筆者在雨城區對巖鎮一池塘邊的蛛網上,拍攝到一種叫“棒絡新婦”的蜘蛛,其腹部圓筒形,腹背黃色底,有青綠色橫帶相間,腹側有黃色與黑色斜紋相間,腹末端色深,有黃色圓斑。腹面中央有一棕褐色橫列“E”字斑。
2018年8月1日,筆者與家人在滎經云峰寺游玩,在賞寺中兩株有千百歷史、被稱為“楨楠王”的楨楠樹時,在樹干上發現了一只體型較大的蜘蛛,其頭胸部和腹部并不大,但腿足很長,若其自然張開足,比成人手掌心還大許多。其體色與樹皮顏色相近,不易被發現。因不知蜘蛛的毒性,也沒有容器與工具,不敢貿然捕捉,在驚恐之余,還是小心翼翼用手機,拍了這種蜘蛛的圖片。
雅安地理環境特殊,生物多樣性豐富,低等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多,因體型小,多不為人所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蜘蛛的秘密被揭示,更多的新物種在雅安被人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