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紫坪鋪開發公司組織開展紫坪鋪水電站汛前水情測預報系統設備巡檢 王宏偉 攝
迎戰:把汛期當“戰時”,全面迎戰主汛期
5月8日,位于汶川縣耿達鎮的龍潭電站值班室里,電站主要負責人張業輝正在查看兩塊電腦屏幕上的實時動態數據,并反復叮囑值班人員加強汛期流量監測、及時匯報突發情況。
張業輝的嚴謹向來為人稱道,但今年他在防汛部署方面的要求表現得更加嚴格細致。
去年,龍潭電站在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遭到了嚴重損害——大量泥石流進入電站庫區,導致大壩泄洪閘門、電源系統、動力及控制電纜等設備嚴重損毀,并一度發生洪水漫壩險情。
為了做好今年防汛減災工作,今年汛前,龍潭電站對大壩安全性進行評估,及時治理防汛安全隱患,同時完善技防管理措施,補齊防汛減災短板,確保按期完成災后搶修。
龍潭電站所在的汶川縣由于2008年的大地震改變了當地地形地貌,每年因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事件也時常發生。
進入5月,汶川縣水務局局長毛旭加入的兩個微信群就變得更加活躍。一個是全縣的防汛工作群,一個是防汛工程建設推進群。
“進入汛期,我們都在心里繃緊了一根弦。尤其是汶川到了主汛期,那是真正的‘戰時’狀態,我們這根弦繃的更緊。”毛旭介紹,為了迎戰主汛期,汶川健全了縣、鎮、村、組、點五級群測群防網絡,建立各類監測站點143個,監測站點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
省水利廳廳長胡云介紹,為了督促各地繃緊防汛這根弦,今年4月初,省領導率隊到各地督導防汛減災和安全風險防范工作,以高壓態勢推動各項部署落地落實;與此同時,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也組織了21個工作組分赴各地,共發現8大類58個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已要求各地建立臺賬、一事一單、定點跟蹤,并督促整改落實。

汶川縣耿達鎮的龍潭電站值班室里,工作工人在監測上游來水 邵明亮 攝
預案: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準備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都江堰市境內的紫坪鋪水庫,站在泄洪沖沙洞出口附近的岷江岸上,看到江水安靜地流淌著。而去年8月份,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巨大湍急的洪水從泄洪沖沙洞噴涌而出,一度把電站尾水護岸沖毀。
紫坪鋪水庫來水區位于岷江上游川西鹿頭山暴雨區和“5?12”汶川地震極重災區,氣候條件和地形復雜,地質條件十分脆弱,一旦出現強降雨,除大洪水外,還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汶川地震發生至今十余年間,紫坪鋪庫周及上游來水區先后發生六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地質自然災害。
“汛期要求紫坪鋪水庫既要發揮防洪減災的重要作用,保障樞紐大壩安全和下游成都平原防洪安全,還要保證成都市生產生活用水的正常供給和安全。”紫坪鋪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今年汛期的氣候趨勢、來水情況和面臨的防汛形勢,公司對防洪搶險應急預案進行了修編,計劃于5月中下旬組織開展防洪搶險、水庫供水應急調度和地質災害防治等專項應急演練。
由于今年全省降水空間分布不均,旱澇交替,因此汛期不光有洪水的威脅,還有旱情的擔憂。
省都江堰管理局研判,今年都江堰灌區氣象情況不容樂觀,可能出現系統性干旱,保障灌區農業用水的壓力較往年更大。
為此省都江堰管理局也在今年的灌區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落實預測預報、調度運用、應急預案“三項基本要求”,繼續優化灌區水資源調度工作,特別是做好春灌、汛期、歲修等特殊時期的灌區水資源應急預案、聯調聯動工作,保障供水安全。
據了解,《四川省2020年防汛抗旱預案》等各類預案方案已制定完成,全省共有搶險隊伍8000余支、25萬余人,準備各類防汛搶險物資近5億元,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