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眉靈 攝影 肖雨楊)“橋要修好了!”5月18日上午,位于瀘州市合江縣縣城的合江長江公路大橋主梁合龍,合江縣濱江路上擠滿了看熱鬧的群眾。合江是一座臨長江的水濱城市,但這樣一垮過江的橋并不多,也因此吸引了多人圍觀。



合江長江公路大橋下游1公里處,位于縣城濱江路旁的棗林橋渡口,早上7點就已經熙熙攘攘,挑著擔子、背著籮筐的群眾,帶著新鮮的蔬菜、瓜果、蛋禽,從對岸龍灘嘴、羅九溪、立石子、大耳朵四個渡口坐船而來,在濱江路上擺攤就市。


合江縣望龍鎮市民裴聲走在最后。他推著一輛摩托車,從輪船上伸到渡口的墊板上小心翼翼地通行,墊板太窄,車太沉,裴聲差點摔倒,船工黃大山見狀趕緊搭了一把手,裴聲才穩住重心,順利地推著車到了地面。
“我就在縣城上班,每天都要坐船。”裴聲說,如果不坐船,就要坐客車從瀘渝高速繞路,要花半個多小時,而坐船過江只需幾分鐘,“方便些”。
“船費最多2塊,客車票要6塊,貴得多。”剛剛下船的蒲建波雖然覺得坐船“劃得來”,但他說,每年漲洪水的時候渡口就要封渡,坐船也沒那么方便。


坐在船上,上游的合江長江公路大橋清晰可見。回羅九溪、立石子渡口的船,在等乘客基本坐滿,才會開動。賣完了蔬菜、瓜果的幾位菜農,把空空的背筐丟到船上,準備結伴到縣城“看鬧熱”。“等橋修好,就方便了!”菜農曾鮮宇指著大橋說,以后從橋上過,隨時想走就走。
合江縣符陽街道船管站姚建說,合江長江公路大橋兩岸附近幾公里有5個渡口,棗林橋渡口是到縣城的唯一渡口,年客運量39萬人次。“大橋建成,老城區南岸和新城區北岸有了直連的通道,兩岸群眾再也不用擺渡過江。”



合江長江公路大橋是我省渡改橋中橋型結構規模最大的橋梁,它建成后,合江縣江北片區5個鄉鎮和合江縣城共40余萬人口將因此直接受益,密切往來有了便捷、安全的通道。
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我省河流眾多,長久以來,部分貧困地區群眾主要依靠擺渡出行,生活出行和生產運輸不便。為全面加強貧困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沿河臨水群眾出行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先后實施兩輪渡改橋專項推進方案,消除全省車渡和年運量5萬人次以上的人渡,累計建成渡改公路橋547座,在建78座,預計2020年底全面完工,有效解決臨水群眾涉水出行或遠距離繞行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