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天府新區成眉交界地帶融合發展區堅持以項目為支撐,規劃建設投資超4600億元的68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展7個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加快構建形成“兩區聯動、三軸貫通、多點支撐”的融合發展格局。

  雙方將共同推動規劃同頻、基礎同網、產業同鏈、能源同用、環境同治、平臺同構、服務同步。比如,聯合推動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梓州大道、益州大道等干線路網建設,打開天府新區南向拓展空間,大力提升成眉片區城市發展品質;深化區域協同發展總部基地建設,重點圍繞西部科學城、成眉文化文旅產業等開展深度合作,努力構建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方案透露,到2035年,天府新區成眉片區現代化經濟體系力爭基本建成,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建成西部地區具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增長極。

  據介紹,新津縣-彭山區全域融合發展區總面積795平方公里,其中新津縣全域330平方公里,彭山區全域465平方公里。

  雙方將按照從“交界結合”到“全域融合”的發展思路,在區域互聯互通、共建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協作帶、推進現代農業提質發展、文旅會展產業跨區域協作、生態治理、公共服務跨區域統籌、政務服務建設、人才交流等8個方面進行合作,推動兩地融合發展。

  新津、彭山雙方將通過合理優化交界地帶產業布局,建設輻射川南、服務全國的智能制造產業高地、農業會展博覽基地和區域旅游微度假首選地,打造成為成眉交界地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到2022年,初步形成“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眉山天府新區青龍片區”的智能制造“1+1”產業聯動發展格局;到2025年,在制造業協作、現代農業發展、文旅資源共享、生態環境共治等領域深度融合;到2035年,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城市品質、生態環保等方面高度同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