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黑熊為何連續傷人?先要復原現場

  不能單純說熊或人有問題

  那么,黑熊為何會連續襲擊人呢?生態、野生動物、人類三者之間應該怎樣平衡呢?

  5月19日,北京林業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張勇表示,籠統的講,這個不太好說,這是一個具體的事件要看具體發生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動物和人差不多,有一個安全距離,在安全距離之外,其實野生動物是害怕人的,它是會躲的。這個事情是一個動物行為學的問題,它認為你有威脅了,它會試圖向你發起攻擊,才會出現這種行為,人到它的范圍內,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這很難說。

  張勇表示,這次黑熊攻擊人的事情是怎么回事,要復原現場才行,不能單純說是熊或者人有問題,這是一個很自然的行為,不存在對與錯。3人是不是被同一頭黑熊所襲擊,可以通過對熊的掌紋進行鑒定,或者在3處熊襲擊人的地方,看能否尋找到黑熊的毛發,通過DNA鑒定,也能確定是否是同一頭黑熊。

  對于生態、野生動物、人三者之間的平衡,張勇表示,黑熊出沒,反映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成績,因為黑熊處于食物鏈的頂端,黑熊的存在說明下一鏈條的野生動物也同樣多了起來,生態環境恢復了,得到了很好的改變。

  同時,對于可能仍然存在的黑熊,張勇建議,如果發現的黑熊在深山老林,遠離人類居住的地方,就可以不管了;如果離人類居住地較近,可以進行驅離,如果到了人類群居的地方,威脅到了人類安全,采取特殊的方式也可以理解。

  “環境保護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要在科學的環境下進行保護,讓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在自由環境中自由生長,人類不要過多干預。”張勇說,“當地曾提到的生態移民,是比較好的形式,把自然還給自然。”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