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獲悉,前不久該區某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塊清代石碑 “張爺會碑記”,對深入挖掘和研究五通橋鹽業發展史提供了佐證。

  張爺會碑記

  當前,五通橋區正在開展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工作,廣泛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普查工作中。金山鎮一私人企業在廠房建設地基開挖過程中,發現碑記一塊,立即上報。經專家初步鑒定,石碑材質系紅雅石,呈長方形,碑高1.90米,寬0.95米,厚0.11米。碑記刻于清道光丁未年(1847),陰刻楷書,書法俊秀自然,具有典型的清代書法風格。上排刻“張爺會碑記”5個大字,碑四周陰刻回紋。

  因碑記長期埋置于地下,碑體受到浸濕,少部分字跡已模糊不可辨。碑文不僅記述了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轟轟烈烈的人生,還記述了金山場張爺會始于嘉慶二十一年(1816),道光十九年(1839)敬塑金身(張飛像),每年壽辰聚拜等內容,以及捐資人姓名等。專家據此推測應為當時屠宰行業人員籌資修建了張飛廟,供奉張飛,立碑以記。

  據專家介紹,清朝年間,五通橋鹽業發達,使用牛作為鹽場汲鹵和鹽業運輸的動力,每年需要宰殺的老弱病牛多達數千頭,從而出現了一批屠幫商人和大量工人。恰巧張飛當年就曾當過屠夫,被尊為“屠夫祖師爺”。因此屠幫商人和工人為紀念張飛,在千年古鎮金山寺成立張爺會,籌資修建張爺廟(也具有行業會館的作用),塑金身,立碑記。

  如今,張爺廟和張飛像現也無跡可尋讓人遺憾,但是“張爺會碑記”的發現,不僅豐富了五通橋可移動文物資源,也進一步豐富了樂山民俗文化。該碑是在樂山境內唯一發現有文字記載的關于張爺會的歷史記錄文獻,對深入挖掘和研究五通橋鹽業發展史提供了佐證,也拓寬了下一文旅項目開發空間。目前,該碑已由金山鎮政府妥善保管。

  碑記被妥善保存

  黃淑惠 紅星新聞記者 顧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