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合作共建
成渝兩地經貿往來熱絡
政府及毗鄰區域間均有體現
那么,成渝兩地經貿交流現狀如何,有哪些熱點領域值得重點關注?對此,盛毅表示,應該說成渝之間的交流已經非常普遍了。表面看起來,兩地各有各的想法和打法,經濟聯系是越來越強化。
他說,現在相對比較集中,同時表現比較突出的,首先是雙方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合作。兩地同屬于長江流域,同時擔負著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任務。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這幾年成渝之間的高速公路、高鐵、一般公路、鐵路,都在紛紛打通斷頭路,連接起來。再有就是旅游行業,過去凡是外地的旅游團到當地后都得交由當地的旅行社安排“地陪”來接待,現在已經取消地接、地陪制,整個區域拉通,組織川渝之間的旅游線路只用一個團隊就能夠完成。
成渝兩地產業合作方面也快速推進。像四川內江、南充、廣安等城市有很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他們既是重慶企業的配套企業,也跟成都企業配套。對企業而言,兩個城市沒有太大區別。哪個地方有市場,哪個地方有需要,就往哪兒走。
經貿往來熱絡不僅表現在政府之間,也體現在毗鄰區域之間。盛毅告訴記者:“不久前,我參加重慶江津區舉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座談會,江津正與瀘州、宜賓加強聯系,構建長江上游協作經濟帶;遂寧也在推動與潼南共建新區;還有廣安高灘新區,實際上已經和重慶兩江新區相連。所以各個層面都在展開合作。”
談障礙瓶頸
政策機制未完全打通
基礎設施建設還不盡協調
目前不少專家認為,唱好成渝“雙城記”,成渝兩市還應將“拔河效應”變為“抱團效應”。在“相向而行”的一體化發展中,應注重思維突破、機制突破、保障突破和智庫突破。
那么,當下兩地經貿往來持續熱絡,存在的一些障礙和發展瓶頸究竟體現在哪些地方?
對此,盛毅表示,首先是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綜合實力不夠強。不僅是兩地之間,在重慶內部和四川內部,各地產業發展水平也比較接近,所以大家經常會提到“重復建設、惡性競爭”。
其次,兩地政策機制也未完全打通,“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導致各地形成了追求本區域獨自發展,而忽視相互間合作的情況。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還不盡協調。盡管這幾年兩地的交通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可以說基本解決了“蜀道難”問題,但是建設密度還不夠,配套還不成體系。
當然,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一定時間,其中也存在一些阻力。各級政府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也是很正常的。這也并非只是在成渝地區存在的問題,因此兩地除了要建立高層協調機制外,還要在國家層面建立指導建設的機制。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熊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