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劉廣文已在成都待了一個多月司機劉廣文已在成都待了一個多月

  [真正的矛盾點]

  汽修廠不認保險理賠金額,

  要按自身標準收取維修金

  劉廣文貨車投保的中國人保成都一位理賠人員告訴記者, 因為劉廣文這個車是外省的,汽修廠就怕后面交資料的時候,萬一出現資料不對,保險錢賠不下來,汽修廠到時候又找不到車主,“他們害怕承擔這個風險,如果是本地車的話,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感覺自己被騙的劉廣文,開始向陜汽廠家以及成都新都區當地運管、市場監管部門甚至派出所投訴,然而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讓他在貨車修好的情況下,也開不走車。

  據保險公司理賠員稱,其實在5月22日,劉廣文的貨車理賠款核算出來,金額為7萬多元,但汽修廠不認保險公司的報價,要按照自己公司的市場價收取12萬元。

  興邦汽車維修中心負責人說,劉廣文四處投訴,使公司名譽遭受損害,因此拒絕了保險公司已經核算出來的7萬多元保費,而將按照公司自己標準的收費標準,收取12萬元左右的維修金。“我們修了車該收錢,這個費用是按照配件市場價來定的,沒有亂收,不管他的錢從哪里來,是保險公司來,還是他自己出,這個跟我們沒關系。”

  一個汽修廠怕承擔風險,拿到理賠款錢不放車的問題,隨即演變成了汽修廠維修金額,超出了保險公司定損金額的問題。從目前來看,多出的5萬元,只有劉廣文自己承擔。

  那么,汽修廠在車輛維修完成之后,不認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這樣的做法又是否合理?

  [保險公司的解釋]

  沒有直賠協議無法直賠

  建議雙方協商解決

  記者致電中國人保客服了解到,車險理賠通常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車主先墊付維修費用,將汽修廠提供的發票交到保險公司,理賠款將直接轉到被保險單位的銀行賬戶中;第二種方式是由被保險單位蓋章,向保險公司申請簽訂一份直賠協議,這樣理賠款就直接賠付給汽修廠。

  不過據記者了解,劉廣文和興邦汽車維修中心,并沒有簽訂任何直賠合同,“雙方簽了維修合同,委托保險公司定損,那就由保險公司定損核算后,把錢直接打給汽修廠,但現在雙方沒有合同,保險公司去定損核價,沒有任何依據。汽修廠給客戶修了,車收取費用,可以按照他們自己的標準收費。”

  劉廣文曾提供了一份該貨車投保單位公章的車輛維修協議,約定該車實際理賠的修理費,以保險公司定損金額為準,由保險公司直接轉賬到新都區興邦汽車維修服務中心。

  不過,協議的另一方新都區興邦汽車維修服務中心,并未蓋章。劉廣文說,他交給修理廠蓋章,修理廠不收。而修理廠負責人則稱,劉廣文至今都沒有把這份協議給他。

對于這份車輛維修協議,雙方各執一詞對于這份車輛維修協議,雙方各執一詞

  保險公司理賠業務員說,保險公司與興邦汽修廠有合作,盡管沒有簽直賠協議,但最初的流程都是按照直賠的方式在做的,其實保險公司定出來的7萬多元理賠金額,汽修廠也是能夠接受的,其實就是汽修廠和客戶雙方的原因,汽修廠現在不認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要按照自己的市場收費標準來收取維修費。

  記者聯系上了新都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之后表示,汽修廠與客戶之間屬于經濟上的糾紛,不屬于運管部門管轄的范疇。

  目前,劉廣文賴以生存的這輛大貨車,依舊停在成都新都區的興邦汽車維修中心內,他本人也繼續待在成都。保險公司理賠人員表示,建議雙方能友好協商,盡早解決此事。

  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