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6月1日電 題:成都“小夜市”迎來忙碌時刻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赤著胳膊的胖大叔在即將出鍋的炒飯撒上一把蔥花,老婆婆抱著裝滿梔子花的泡沫箱站在路口,小販賣“冷沾沾”(四川小吃)之余不忘在抖音同步直播……夏日傍晚,當白領離開寫字樓匯入“晚高峰”大軍之時,成都天府三街由路邊攤組成的“小夜市”迎來了忙碌時刻。

  每有食客光臨冰粉攤,剛加入“地攤大軍”不足一月的蔡正琴便會主動上前。這位身著紅裙的“90后”女孩熟練地端上一碗鋪滿了紅糖、酒釀、山楂、花生、糍粑、西瓜的手搓冰粉,遞給客人。

  “以前就在附近的小吃店干活,所以擺攤也是來這兒,這條街是成都我最熟悉的地方。”蔡正琴回憶,曾在酒店工作的堂哥最早來這里擺攤賣炒面,后來弟弟也選擇不回浙江打工留下來一起擺攤。自己將攤位設在哥哥弟弟之間,大家相互照應,無論多晚收攤都“特別有安全感”。

  冰粉攤不遠處,經營烤面筋攤的胡月在食客離開后,連忙用掃帚打掃散落在地的竹簽,并把桌面上滴落的紅油擦干凈。“打整干凈點,顧客才會多來點。”今年3月,胡月花五千元人民幣購置了一輛“烤面筋三輪車”擺攤。同行們大多曾在附近工作或熟人介紹而來,他們都會主動帶上垃圾桶和掃帚,出攤時很少喧嘩叫賣,收攤時還要集中清掃。

  胡月一般在每天17時出攤,她直言這份工并不輕松。天色未亮就要去批發市場搶購“新鮮又便宜”的食材,十多斤面筋從揉面、蒸煮到串簽,占了白天大部分時光。為了多一點收入,她還想方設法在小攤旁留出了一塊烤土豆、炸火腿腸的空間。

  胡月說,雖然買車的錢還沒賺回來,但每個月有兩三千元的穩定收入,讓她覺得“踏實了”,不會再為供養讀小學的兒子而睡不著。

  成都天府三街“小夜市”的出現,得益于今年3月15日成都率先在中國出臺的為“地攤經濟”“松綁”相關政策。截至5月28日,成都通過允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允許臨街店鋪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開展占道促銷等方式,增加就業達10萬人以上。

  夜市、集市“重出江湖”,不少老街小巷因此成為游客“打卡地”。“之前去泰國、日本旅游,都會留時間去集市,在這里最能了解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提著滿滿一包大熊貓、川劇臉譜元素的玩偶,重慶游客趙婧雯笑言,為了在“成都范兒”的集市上淘特色手工藝品,自己特意選擇晚一天的動車回家。

  新增10萬就業崗位,不僅是人間煙火氣的回歸,還是數以萬計家庭“疫”下謀生的希望所在。如何最大限度激發“地攤經濟”的活力,同時避免衛生、噪音、交通等問題,考驗著擺攤人,也考驗著一座城。

  在成都市城管委副主任何汝云看來,城市管理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政策放開,意味著要把握平衡,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這更加考驗城市的治理智慧。

  為了平衡煙火氣與秩序感,成都于5月28日出臺意見,對此前占道經營帶來的部分交通和食品安全隱患、市容及環境衛生影響等問題進行規范。其中包括每個攤區推選一至兩名商販代表,及時收集和反饋攤區商販意見和建議,取消市民和商家都不滿意的攤區,繼續規范既無投訴又不擾民的攤區。

  “在張擇端的筆下,地攤經濟通過《清明上河圖》呈現城市的繁榮和煙火,如今,地攤經濟不僅為個體創造了就業機會,也為社會商品流通和消費復蘇提供助力。”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王祎指出,“地攤經濟”影響市民公共空間及城市小微市場的有序性,為“地攤經濟”“松綁”不意味著管理的“松綁”,只有有序和精細化的管理、引導才能為“地攤經濟”長久發展提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