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雨湉 米雪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為了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的用電問題,助力脫貧攻堅,四川開展了“三區三州”深貧地區電網建設。其中備受關注的涼山州電網建設,在建成后將徹底改變38萬余人的用電歷史,實現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6月5日,記者從國網涼山供電公司獲悉,除了主網架的建設外,作為連接千家萬戶的配電網正在加速建設中,而這也是打通供電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如此復雜的供電“神經”,又是怎樣建設和運轉的呢?

  減少停電困擾 開展不停電作業

  6月3日上午,在涼山州會東縣文星巷內,國網涼山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輸電運檢輸電作業帶電班員工坐上絕緣斗臂車,緩緩升上空中開展帶電檢修更換作業。20分鐘后,現場作業人員更換下壞掉的跌落式熔斷器。這是在帶電的情況下對10千伏線路進行檢查維修或更換部件。

  “以往電力線路需要停電才能檢修,檢修帶來的停電會給市民帶來不便,給商家帶來經濟損失。”帶電班班長陳文斌說,不停電作業的開展,可保證連續供電,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消除和降低了因停電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

  經過多年探索和嘗試,目前不停電作業已經成為運用于涼山配網維護中的一項成熟的技術之一。已經在西昌市、越西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開展過28處帶電作業。

  此外,還將無人機巡檢、紅外線測溫、APP報修、輸電線路智能巡視等高科技運用在了配網建設和檢修維護中。這些科技手段,還能在配電線路山火防治和隱患排查中發揮大作用,有效監測和排除電路山火隱患。

  開展專項行動 提升供電“最后一公里”質量

  為了讓更多人用上可靠供電,解決用電難等問題,涼山供電公司啟動了“配網里程碑計劃提升專項行動”。6月3日,在涼山州會東縣首次召開配網現場工作會。通過配網故障快速查找手冊應用及配電自動化建設成果,展示如何提升基礎數據及臺賬管理水平、提升配網故障快速隔離及自愈恢復供電能力等。

  據介紹,2020年6月30日,四川涼山片區的“三區三州”電網建設項目將全面竣工投產,屆時將推動13個縣(市)、38萬余人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

  相關數據顯示,2018至2020年,國家電網在涼山州“三區三州”電網建設投資28億元,電網建設項目共計682個,計劃新建線路12365.21公里、新增容量94.99萬千伏安。

  屆時,“電燈不亮”、“隔三差五停電”、“用電難”等農村地區常見用電問題也將成為歷史。同時,“三區三州”電網建設項目建成投運也將大力推動涼山州脫貧攻堅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涼山州經濟騰飛注入不竭動力。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廣大貧困群眾逐步實現脫貧摘帽,住進了扶貧搬遷新居,從以往的燒柴生活、煤油燈照明進入了家電俱全、溫暖明亮的新生活時代,如果沒有強大的配網作為支撐,群眾對電力的需求就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凝望萬家燈火的易地安置新區,涼山供電公司總經理王戈說,接下來將進一步做好電網建設和配網管理工作,提升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