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敏 李鳳潔 本報全媒體記者 吳顯云
酒后駕車上路,行駛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怎么辦?選擇私了?還是選擇報警?這對于當事人是個兩難的問題。于是,一些不法分子看準了這個“商機”,將酒駕司機的“軟肋”作為自己實施敲詐勒索的“本錢”,流竄作案“碰瓷”,屢試不爽。然而,在兩地警方的聯合調查下,這個“碰瓷”詐騙團伙最終難逃法網……
兩車凌晨發生碰撞 值班交警看出蹊蹺
今年5月26日凌晨2點30分左右,與朋友喝完酒的曾某(女,資陽市雁江區人)駕駛著一輛川M號牌小型轎車,從資陽市雁江區皇龍往世紀花園小區方向行駛。當車行駛通過嬌子大道市政府外紅綠燈路口,準備右轉拐進嬌子大道北二巷時,與右后方同向行駛的李某(男,貴州省貴陽市人)駕駛的貴A號牌小型轎車發生輕微碰撞,造成一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雙方因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李某隨后選擇了報警。
接到報警后,資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事故中隊值班民警戢煥明火速帶人趕往現場勘查處置。民警到達現場后發現,事故涉及的兩車停靠在路邊,均有不同程度的輕微受損。駕駛人曾某滿身酒氣,民警隨即對兩名駕駛人進行了酒精呼氣檢測。經檢測,駕駛人曾某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134mg,涉嫌醉酒駕駛機動車,而另一名駕駛人李某則未飲酒。隨后,民警將曾某帶至資陽市人民醫院進行血液檢測,并對事故現場進行仔細勘查,緊接著連夜調取了路口監控視頻,對事故雙方駕駛人進行詢問調查。“車是我朋友的,我的駕駛證和行駛證都忘帶了,我現在著急回貴陽,能不能走簡易處理程序……”面對警方的調查詢問,駕駛人李某表示自己只是出差路過資陽,出門時很著急,所以并未隨身攜帶相關證件,并再三請求民警走簡易處理程序快速理賠。通過反復、仔細查看路口監控視頻,詢問雙方駕駛人事故發生時的經過及細節,“火眼金睛”的民警看出了些許端倪,發現這可能并非一起簡單的車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