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6月14日電 (王波)6月13日,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例。據報道,這些病例均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關。
這次的病毒從哪里來?我們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四川將采取哪些措施?針對這一系列問題,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
記者:推測導致這一次爆發的病毒從哪里來?
梁宗安:現在病毒溯源還在進行中,到底病毒從何而來我們暫時還不得而知。北京新發地海鮮市場的規模相當大,全國各地人來人往,每天有大量人員進進出出,感染者進入市場時防控措施沒有發現,病毒通過飛沫或者接觸傳播,農產品市場的有利環境散播,從而造成疫情的快速擴散。另外,病毒可以在低溫條件下存活較長時間,假如市場內的進口產品在國外被病毒污染,然后以冷鏈的方式入境,市場的人員通過接觸感染,也是有可能的。
記者:在切割三文魚的案板等外環境中,出現了核酸檢測陽性樣本,三文魚和其他魚類會不會成為病毒宿主?
梁宗安:新冠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而β冠狀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現在也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夠在魚身上復制。因此,包括三文魚在內的海鮮產品,本身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魚蝦本身帶病毒的可能性極小,很大可能是在冷鏈環節、環境被污染,有可能是攜帶者將病毒污染到了水產食品上,如在宰殺、分割、儲運等過程中污染。
因為目前暫時還不知道病毒的來源,在問題沒有弄清楚前,建議大家不要生吃水產品。
記者:這一次小范圍爆發表明我們的防控哪些地方還需要如何完善?
梁宗安:這次疫情的發生,說明我們的防控措施在某些環節還需要繼續加強和精準,比如:在外防輸入上除了要嚴格管控入境人員外,還要加強對入境交通工具管理、入境貨物的檢驗檢疫;對肉類、海鮮等貨物的監測監管要加強,掌握其來源和流向,查驗并留存各類憑證;保持對各類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的環境和食物的采樣監測,做好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消毒;各類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加強外來人員的體溫檢測等。
記者:老百姓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梁宗安:個人防護措施依然是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等;強調大家盡量不要用手摸眼、口、鼻等部位,減少感染風險;強調咳嗽禮儀,咳嗽、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食品安全方面,處理食物要隨時注意手衛生,處理前后都要洗手,生熟食物要分開,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也要分開,例如刀具、砧板等,食材特別是肉食一定要燒熟煮透,避免生食水產品,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去室內較封閉的農產品市場、超市購物,建議大家戴上口罩,回家后立即洗手;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一定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
記者:四川省后續將采取哪些措施?
梁宗安:成都市已于昨日迅速啟動監測工作,對銷售、加工海鮮和進口凍肉的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的從業人員及環境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6月13日已對2家批發市場(青石橋海鮮批發市場、雙流區白家大市場)、2家農貿市場(華陽大市場、錦江農貿市場)、7家大型商超(成都伊藤洋華堂華府大道店、綠地優選超市、北京華聯生活超市空港購物中心店、盒馬鮮生中海右岸分公司、沃爾瑪雙流店、歐尚超市雙流店、歐尚超市華陽店)共48家商鋪開展了監測。共采集從業人員153人、環境樣品等161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在四川省商務廳緊急部署下,四川省農產品流通協會發布緊急倡議。倡議提出嚴密清查近期有“新發地”來往史客商、有接觸“新發地”人員史客商,并組織有潛在風險人員進行核酸檢測,防患于未然。有冰鮮海鮮經營業態的市場,須緊急啟動高級別防控措施,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控人員與車輛流動,嚴格落實登記、測溫、消毒、排查等防疫工作;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索證索票制度、進貨需嚴格查驗、銷售需臺賬備查,尤其是進口生鮮,在各環節可控情況下,做好疫情防范,保障餐桌安全。
各個農產品市場應該加強內部環境衛生整治,不定期循環消殺,減少人員聚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同時,長期多次對市場從業人員開展防控知識教育。
現階段很難徹底消滅病毒,常態化疫情防控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小范圍的疫情集中暴發也是可能出現的。但是我們已經建立起相對全面的防控體系,具備較強的檢測和追蹤能力,在患者救治等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快速反應、科學應對將疫情影響控制在最小。大家沒有必要感到恐慌,希望大市民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護,就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