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選派?
采取組織點名和單位推薦相結合方式遴選
據省委組織部有關處室介紹,“雙百計劃”的選派對象主要為各地各單位調研掌握的優秀年輕干部,以及部分優秀選調生,“采取組織點名和單位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審慎研判、比優擇優。”
比如從省直部門(單位)選派人選,由省委組織部從省本級掌握的優秀年輕干部和選調生中統籌提出建議人選,商所在單位黨組(黨委)后確定;各市州黨委組織部提出的建議人選,也會報送至省委組織部審定。
“全程參與,做到每一個選派干部的情況都清楚掌握,把合適的干部選派出來。”省委組織部考慮到事業發展的需要,在遴選過程中,對選派干部的來源、領域都有統籌考慮。
此次選派的206名干部平均年齡不足36歲,從類別來看,優秀年輕干部139名、選調生67名;從來源來看,省直部門下派75名,省管企業下派11名,省屬高校下派6名,市州下派11名、上派103名;從領域來看,涵蓋黨政綜合、經濟金融、農業農村、規劃建設、科教文衛和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
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省委組織部嚴格把關人選質量,對于推薦選派的年輕干部,把專業化水平和能力作為重要入選條件。
以選派到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的67名縣處級干部為例,平均年齡38.2歲,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4人,985、211高校畢業的占62%,普遍經歷了多崗鍛煉,對相關領域較為熟悉。
派到哪里?
堅持需求導向基層導向,注重人崗相適
人崗相適才可能人盡其才。為保證人崗相適,省委組織部與市州黨委組織部進行了充分溝通,收集整理崗位信息,并對選派人選逐一比對分析。
“崗位安排上,堅持需求導向、基層導向。”據省委組織部有關處室介紹,緊緊圍繞省委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任務,綜合考慮“五大經濟區”各市州發展實際和人選工作經歷、專業背景等,統籌安排崗位,涵蓋61個省直部門(單位)、94個縣(市、區)。“從實安排職務,優先安排到改革發展穩定一線和吃勁崗位,確保真掛實干、經受鍛煉、發揮作用。”
比如,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都市建設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東部新區、天府國際機場等需要,從交通、稅務、四川發展等部門(單位)選派8名熟悉交通運輸、工程建設、投資管理的干部到成都市掛職。根據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川南經濟區建設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等需要,從發改、住建、自然資源等14個省直部門(單位),各選派1名干部到自貢、瀘州、內江、宜賓等4個市掛職。根據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需要,從省核工業地質局、省冶金地質勘查院和川煤集團,選派3名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干部到攀枝花市工業園區掛職。
省委組織部文件明確,對于選派干部,將進行嚴格管理考核,嚴格防止“空掛虛掛”“鍍金”“混經歷”等問題,“因為政治表現、思想作風、工作能力等原因不適宜繼續選派的,將嚴格按照程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