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郭可欣
6月17日,瀘州市納溪區“發現納溪之美”文旅資源推介會暨文旅發展研討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旅游學會文旅項目研發專委會專家組,省文旅廳相關領導以及企業代表出席會議。瀘州市政府、納溪區委相關領導參加會議。
四川師范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國良,作為納溪區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的項目負責人,在現場介紹納溪文旅資源普查情況和重大發現。他說:“在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工作中,掌握瀘州市納溪區文化旅游資源點共1621個,其中文化資源點617個,旅游資源1004個。
全區旅游資源分布于8個大類、25個亞類、95個基本類型。”楊國良介紹,通過普查發現納溪區有四個核心資源,即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護國戰爭決勝之地在四川——納溪百年護國城,目前全球唯一的茶酒融合發展地——茶酒小鎮,全國最大的丹霞竹海核心區——納溪丹霞竹海,數字與旅游融合發展新高地——云溪數字經濟產業園。其中丹霞竹海,地跨瀘州市納溪區、合江縣、敘永縣3個縣區的丹霞竹海,總面積1000余平方公里,全部為典型的丹霞地貌,竹林覆蓋率95%以上,是目前發現的全國最大的丹霞竹海。
據了解,早在2012年,納溪區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啟動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當前,納溪正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為抓手,加快實施總投資超過500億的12個文旅重點項目。
作為文旅部在四川省唯一的改革發展調研聯系點,納溪區委副書記、區長譚榮兵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介紹到,納溪文旅融合的發展,探索出“四變四融”的模式:一是變“分管”為“統管”,大力推動頂層融合。二是變“單產”為“多產”,大力推動產旅融合。三是變“特點”為“熱點”,大力推動城旅融合。四是變“風景”為“錢景”,大力推動景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