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葉大姐小院”每月“軋賬”的日子。一個月的開銷、工人工資、小院水電氣費,讓葉大姐頭腦里時刻緊繃著一根弦。
葉大姐名叫葉春華,今年58歲。位于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的“葉大姐小院”,既不是民宿,也不是餐飲館子,而是一個養了700多只貓狗等小動物的救助基地。每天一睜眼,葉大姐就要面對700多張嘴的吃喝拉撒。
故事要從30多年前說起。當時,做百貨生意的葉大姐偶然撿到一只受傷的流浪狗,從那以后,她就和流浪狗、流浪貓結下不解之緣。葉大姐早出晚歸,擺攤賣藥掙的錢,全部用在了小院。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她甚至沿街乞討。
不到3年時間
從200多只增至700多只
葉大姐小院位于新都區新繁鎮,一段不顯眼的水泥路盡頭,100米開外就能聽見犬吠聲。大耳朵、赤豆、黑虎、吉祥……有品相好的品種狗,也有毛色雜亂的中華田園犬,一視同仁地待在同一個犬舍里。剛救助回來的狗,一般都放養在門口的院子里,需要等到排除犬瘟,才敢帶進里面一間一間的犬舍。
義工小哥熟練地把貓籠拎出來,抓出一只比手掌稍微大一些的奶貓,拿出比掌心還小的奶瓶,認真地喂著。小院門口,壘放著一堆白菜。整齊的是買回來的,不整齊的是撿回來的。
葉大姐小院有大大小小700多只流浪動物,其中絕大部分是狗,少數是貓,極少數是羊、鴨子和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