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兩軸三片”空間布局

  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城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天府特色、產城融合的理念,對標美國爾灣新城、新加坡緯壹科技城、日本筑波科學城、上海張江科學城先進經驗,成都高新區對現有規劃成果進行整理并優化,已形成未來科技城發展戰略規劃和空間規劃初步成果。”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據該負責人介紹,未來科技城將著力構建“城市-片區-新鎮-社區”的四級多元空間體系,即屬于1個城市、形成1個片區、包含3個新鎮、建設40個社區。并將結合“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依托絳溪河、大安溪、泉水河等綠谷低地,構建生態骨架。

  基于河流走向自然分割,體現公園城市理念,未來科技城空間布局為“兩軸三片”。“兩軸”分別為東西向的絳溪河生態軸、南北向的創新產業聯動軸;“三片”即國際科教城、智造示范區、應用性科學中心,打造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美麗公園城市典范。其中,國際科教城重點建設國際教育園區,重點發展物聯網、5G/6G等下一代互聯網產業,承擔應用研究和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功能;智造示范區重點建設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產業基地,承擔創新企業聚集功能;應用性科學中心重點聚集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知識產權服務等科技服務業,承擔應用創新綜合服務功能。

  為加快未來科技城建設,成都高新區圍繞地鐵18號線福田TOD,劃定4.6平方公里起步區。早在5月29日,成都高新區就已對外發布未來科技城起步區深度城市設計及重點地段概念建筑方案國際征集公告,計劃于今年10月完成方案征集工作,年底前啟動建設。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家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報名參與。

  “未來科技城將建設成為未來創新人才、未來產業業態、未來城市場景協同發展,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科技城。”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加快未來科技城高質量建設步伐,建設面向未來的創新載體,為東部新區打造成渝相向發展新興極核做出積極貢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