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瓶頸”
口罩原材料價高緊缺
集資690萬購買熔噴布生產設備
然而,口罩市場行情在為二人帶來可觀利潤的同時,口罩生產原材料價格也水漲船高。
老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熔噴無紡布(簡稱“熔噴布”)是口罩過濾功能的關鍵材料,從最開始的1噸10萬元左右,漲到后來1噸四五十萬元,再后來甚至買不到了。
“我們去廠里排兩天,最后只買到100公斤熔噴布。這點還不夠我們廠生產一天的用量。”老唐說,也有小工廠生產熔噴布,但他們不敢買,擔心質量不合格導致生產出來的口罩不達標。
4月底,老唐和老姜已經買不到生產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5月初,在用完最后一點熔噴布后,他們的口罩廠不得不暫時停工。
其實,在面臨購進原材料困難的檔口,老姜和老唐也在琢磨尋找新的突破口——購買熔噴布生產設備。
因為初次接觸口罩行業,就連購買設備也需到處托中間人打探消息。5月2日晚,在輾轉多名中間人并支付一筆不菲的中介費后,老唐和老姜來到位于江蘇省江陰市的“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在廠房內,他們見到了3臺正在生產熔噴布的機器。廠外,還有排隊等待購買熔噴布的口罩廠商人。
其實,在前往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考察前,老姜還去廣東聯系過熔噴布設備生產商,盡管價格便宜,但他們沒看中,“因為是小設備,怕生產的(熔噴)布質量不合格。”
5月3日一早,老唐和老姜又去了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的工廠,一直待到下午,“當時確定樣機生產出來的熔噴布確實質量沒問題,我們才有些心動。”
當天下午,老唐和老姜與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簽訂了合同,約定整套設備總價690萬元,這個價格是平時價格的10倍以上。一位江陰當地生產熔噴布的業內人士介紹,當時熔噴布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在熔噴布價格最高的時候,一天就能輕輕松松掙30來萬。”
“當時時間很緊,還有其他人也在等著買機器。那種感覺就是,如果我們不簽合同,設備馬上就會賣給其他人。”老唐回憶說,當時和對方談好,約定將廠里能生產合格熔噴布的樣機拆下一臺賣給他們,并約定5月8日開始陸續發貨。
合同簽訂并支付了100萬元訂金之后,老唐和老姜隨即返回武勝,按對方要求對廠房進行改造裝修升級。5月6日,老姜去工商部門將公司原有經營范圍中增加了“生產銷售熔噴布”項目。
5月7日,老唐前往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先后支付了480萬元,剩下110萬元尾款待設備安裝調試好之后再支付。
期間,老唐安排工人對廠房進行改造裝修、購買變壓器,同時到上海花40余萬元訂購了10噸生產熔噴布的原材料聚丙烯,以及其他原材料。
老姜和老唐打算,購買設備生產出來的熔噴布,除了供應自己的口罩廠生產線,還可賣給其他口罩生產廠家。
在老唐和老姜看來,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只待熔噴布機器運回武勝安裝調試。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從此卻陷入了泥潭,無法自拔。
“當頭一棒”
機器無法正常投產
對方派來的調試工人不辭而別
老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原本雙方約定5月8日開始陸續發貨,但當天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并未發貨。對方給老唐解釋,沒有協調好裝運設備的車輛。
5月12日開始,老唐陸續收到熔噴布機器零部件。期間,老唐也有過懷疑,因為貨車司機稱貨是從山東發來的,他認為設備并不是從江陰發過來的,也和他們此前去廠房看到的樣機不一樣。老唐說:“我當時跟他們(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說了這個情況,對方說雖不是樣機,但會保證安裝調試,保證生產出合格的熔噴布,我們也就沒有追究。”
5月17日左右,江陰市同發機械有限公司安排設備安裝調試工人來到武勝。老唐說:“他們(安裝調試工人)過來,吃、住我們包完,只想能早點安裝調試好設備,盡快投入生產。”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出乎老姜等人的意料……
老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設備安裝過程中,先是發現廠家發來的設備質量有問題,對方表示發錯貨了,“后來又換了幾次貨,終于等到安裝好設備,但一直調試到6月2日,卻一直出不了熔噴布。”
“經過很多次調試,原材料浪費了一兩噸,但生產出來的布就是不合格。”老唐說。
老唐和老姜曾寄予厚望,花690萬元買的熔噴布生產設備,竟然無法正常投產,這不啻給二人當頭一棒。
6月15日,在二人的口罩廠熔噴布生產車間空地上,紅星新聞記者看到仍堆放著大量熔噴布廢品尚未清理。
老姜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6月2日,一位調試安裝負責人說,懷疑是生產熔噴布的原材料聚丙烯有問題,因此生產不出合格的熔噴布。隨后,老姜又聯系南充一家聚丙烯生產廠家,對方派人當天中午將原材料運到武勝。但即便更換了原材料,仍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熔噴布。
老唐說,當天下午,負責安裝調試設備的工人從公司不辭而別。對方后來告訴老唐,當天運送聚丙烯原材料的人將熔噴布機器的熱風加熱器弄壞了,要對方修好后自己才會回來。
“這是他們的借口,設備加熱器本身有問題,因為達不到一定的溫度,所以根本生產不出熔噴布,更不要談合格的熔噴布。”老姜質疑,對方只不過是找借口離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