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賦能旅游區
房東:農業給我帶來春天
據公開資料顯示,盒馬村是指根據訂單為盒馬種植農產品的村莊,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基地的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的專員到當地考察后,告訴胡光大,聶呷村的環境適合種高山娃娃菜,“可以為用戶創造需求”。
胡光大記住了這句話。4月,胡光大根據訂單,種下了第一批10畝高山娃娃菜。
這是聶呷村歷史上第一次種娃娃菜。胡光大把娃娃菜叫做“轉運菜”。
要滿足訂單需求,胡廣大的娃娃菜在大小、口味、品種都有要求。為了適應數字農業,他和合伙人們一天要跑好幾次地里,娃娃菜的間距、澆水、施肥、灑藥,他一一作了記錄,嚴格按照標準操作。
供應商尚作農業負責人江孝明告訴胡光大,他種的娃娃菜,將會被按棵收走,一畝收入在6000元左右。粗略計算,一年可以收入15萬元,比之前自己做民宿還高。
四川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表示,希望丹巴縣可以誕生50個盒馬村,丹巴要擁抱數字農業,建成全國首個盒馬縣。而全國首個盒馬村,就出現在四川省丹巴縣。盒馬村模式,在疫情期間被快速復制,據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介紹,幾個月里,全國出現近50個盒馬村。
“旅游業遇到寒冬了,農業又給我帶來春天?!睍r間尚短,胡光大還不了解什么是數字農業,但背靠好山好水,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