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家午托班不大的客廳內,20名孩子分為5至6人一桌,每人面前擺放著一盤菜。"我們午托班很火爆,都是家長介紹過來的,而且需要預定。"談及衛生安全問題和經營許可證問題,老板何女士表示,"做了這么多年,沒聽說南充哪家午托機構有經營證的。"在沒有證照的情況下,為了贏得家長信任,何女士拿出自家孩子做招牌:"放心,我家孩子和你的孩子都是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監管難點:
居民區里的午托機構,相關部門稱管不了或不好管
為何不少午托班可以無證經營?一位午托班經營者透露:午托機構因為經營形態復雜,辦證流程也相對繁瑣,這讓很多像她這樣的午托班老板望而卻步。
從南充市高坪第七小學家長“變身”為附近午托班老板,張女士講述了自己的“心酸”辦證史。“因為要從事經營活動,所以我需要先去市場監管局辦理經營許可證,后來又因為要提供餐飲服務,需要去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據說還要辦理環保許可、從業人員健康證等,需要提供多份材料,等待時間很長。”張女士說:“因為太麻煩了,一想到大家都沒證就開班了,我也就干脆不辦了。”
民情熱線記者(028-86968696)走訪了多家午托班,除了張女士外,其他午托班負責人都表示,不清楚應該去哪些部門辦理哪些證件。
另一方面,對居民區內午托班的監管似乎處于模糊地帶,讓午托班老板們感覺沒必要辦理相應證件。
記者首先撥通了遂寧市教育局的電話,工作人員表示,這不屬于其管理范疇,記者在教育局工作人員指導下,聯系了承擔教育、衛生健康等職能的遂寧市河東新區社會事業局。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直有許多家長反映午托班監管的問題。“但我們只能管開在居民小區外面的托管機構,由于午托班大多開在民用住宅內,例如學校周圍的小區等,我們沒有管理權限,只能聯系其他相關部門進行處理。”該工作人員說。
南充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午托班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屬于他們的管理范疇, “請你聯系其他部門。”
隨后,記者聯系了遂寧市、南充市的市場監管局。兩局的工作人員都告訴記者:由于這種私營午托機構非常隱蔽,分散在民房,且許多屬于臨時短暫型經營,他們監管有難度。一方面,他們很難進入民房檢查,另一方面,即便進入了,午托機構經營者也一般就會說這是親戚的孩子。
“午托機構是順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行業,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由于經營形態復雜,存在監管難點。“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會長高善峰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