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一條從廣東來的線索“有達州籍毒販向廣東當地吸毒人員販賣產自達州的冰毒”,引起四川達州警方高度重視。達州禁毒民警從這一條線索著手,發現在達州城區潛藏著一個從制造毒品到市場終端銷售的制販毒網絡。這個制販毒團伙不但制毒技術成熟、層級分明,而且網絡健全、涉及人員眾多,該案也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
經過2個月布控偵查,達州警方在該制販毒集團剛剛制造出大批冰毒后,立即收網,共抓獲以犯罪嫌疑人杜某、黃某為首的制販毒、吸毒違法犯罪嫌疑人88名,徹底摧毀了盤踞在達州市轄區的一個龐大制販毒網絡,斬斷了一條由達州銷往廣州、重慶的販毒通道。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從達州市公安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目前,此案已被依法移送起訴。
“一條販毒線索”
在廣東銷售的冰毒來自達州
警方鎖定制販毒團伙
2019年9月,達州市公安局開江縣公安局緝毒民警在廣東摸排外流販毒線索時,發現一名達州籍男子頻繁與當地的同鄉吸毒人員聯系,并向他們販賣冰毒,由此牽扯出達州的一個制販毒集團。
民警介紹,這個達州販毒人員和在廣州的同鄉吸毒人員聯系,稱有冰毒出售,并且保證“量大從優,多買多送”。根據線索,緝毒民警立即將情況上報達州市公安局。
隨即,達州禁毒支隊抽調精干力量對線索展開摸排。很快,民警找到了達州籍毒販王某超(36歲,達川區人)。民警在對其進行長時間布控后,發現王某超長期在達州活動,雖時不時流竄至成都、重慶、廣東等地,但與外地販毒人員沒有接觸。
同時,緝毒民警從達州本地吸毒人員處收繳的零包冰毒中發現大量呈濕潤狀的冰毒,表明這些流入市場的冰毒都是剛剛生產出來的“新鮮貨”。
警方判斷,王某超手中的冰毒很可能就產自達州本地,同時其身后肯定有能為其長期、穩定提供貨源的“大毒梟”。由于案情重大,公安部將該案列為部督案件,達州警方從禁毒戰線抽調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
專案組成立后,從禁毒支隊、開江、通川、達川、萬源抽調近百名警力,加大對案件的偵破力度。經過對犯罪嫌疑人王某超24小時的布控偵查,這個潛伏在達州的制販毒團伙“核心”成員逐個被專案組鎖定。
經查,王某超在達州與黃某、彭某2人聯系十分緊密,3人經常一起駕川S Y5××9牌照小車在達州城區、趙家兩地往返。該團伙“幕后老板”名叫杜某(通川復興人,46歲),在西外某小區居住,此前曾因涉毒被公安機關多次打擊處理。
警方查明,黃某系該團伙的“高管”和“技術員”,會制造冰毒;彭某是“后勤主任”,主要負責開車,聯系采購制毒原材料;王某超是“銷售經理”,主要負責冰毒制成后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