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6月22日,在青鼻山公園(一期)隴西河橋梁工程項目(以下簡稱:隴西河一橋)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穆潤明的電話頻頻響起,采訪一再被打斷。
“這個項目今年4月20日進場,8月20日這座橋就要通車。”僅4個月的工期,隴西河上,一座寬15米、長75米的橋梁將連通碧峰峽路和青鼻山。
時間緊迫。施工現場,四五十名工人和各類工程車竭力跑出“加速度”。目前,橋梁下部結構已經完成,本月底開始架梁。
穆潤明介紹,隴西河一橋靠青鼻山一側,與科研路相交,連接正在進行場平施工的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橋梁正式通車后,將成為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施工進場的必由之路。
而諸如隴西河一橋這樣通往熊貓新城的“路”,在雅安這塊熱土上交織。
科研路本月底開始修建,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場平工程已完成75%,大熊貓國家公園標志牌項目進場道路施工已啟動……以項目為抓手,建設熊貓新城,一幅雅安“熊貓+”的畫卷正在鋪開。
相關鏈接:
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
項目規劃用地約220畝,擬建面積32000平方米,預算投資約2.5億元,建設周期約16個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大熊貓科研實驗中心、學術交流中心、接待中心、專家公寓等。
項目作為熊貓新城重要組成部分,將結合南側旅游集散次入口,將項目打造成為對接熊貓新城游客集散南入口的重要節點,成為熊貓文化的展示窗口,成為市民都市休閑和近郊旅游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大熊貓文化博物館項目
項目規劃用地約37.6畝,預算總投資約1.5億元(含內部陳設),其中新建場館投資約0.8億元,內部陳設投資約0.7億元,建設周期18個月。新建大熊貓探索館、大熊貓名家收藏館、大熊貓世界收藏館、大熊貓影音館、大熊貓友誼館、大熊貓生活館等,同已建成的科普中心連成一片,突破傳統博物館“收藏教育科研”三大功能,創新拓展形成集參觀、研學、交流為一體的“情景化”“體驗化”“社交化”綜合性第四代博物館。
大熊貓國家公園標志牌項目
項目位于雨城區河北街道紅星村附近,成雅高速出入口處,項目為大熊貓國家公園標志牌,項目規劃用地約5畝,預計總投資約0.3億元,建設周期約5個月。
大熊貓演藝中心
打造以大熊貓IP為主題的演藝中心,建設大熊貓劇場、大熊貓影院等實景娛樂旅游項目,配套商業街區、巡游表演秀,通過植入燈光秀、輕演藝等活動,做亮項目夜間消費,成為雅安休閑娛樂消費的新亮點。擬建面積約20000平方米,預算總投資約3億元,建設周期24個月。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