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沖擊

  鮭鱒魚從暢銷到滯銷,企業大量壓塘,生產養殖端“壓力山大”

  消費端萎縮,直接影響上游生產。省水產局生產處處長曾開虎介紹,都江堰、彭州、峨眉山等地都有不少鮭鱒魚養殖基地,全省產量大約在2000噸/年,包括虹鱒、金鱒、北極紅點鮭、亞東鮭、哲羅鮭等品種。

  6月19日上午10點左右,涌泉冷水漁業銷售部門前仍冷冷清清。出納王尚全告訴記者,平時這時候買魚的都開始排隊了,幾個工人都忙不過來。

  涌泉冷水漁業的銷售去向都在本地。平時,彭州市龍門山鎮、白鹿鎮、通濟鎮的200多家餐廳基本上可以消化完涌泉冷水漁業的鮭鱒魚。王尚全翻出一本單據,往常一天要記很多張銷售記錄,現在3天的生意才湊夠1張。

  “二三四月生意很少,五月份剛剛有起色,又遇到了三文魚這檔事,無疑是雪上加霜。”宋倫祥介紹,公司目前壓塘了100噸左右的鮭鱒魚。

  新聯水產的鮭鱒魚以往都是銷往成都、重慶的大型農貿或水產市場,部分還供貨給商超和電商平臺。“現在這些銷售渠道基本上都停了。大魚出不去,小魚就進不來,每天光飼料錢就上萬,加上工人工資,壓力很大。”黃永飛告訴記者,目前新聯水產壓塘的鮭鱒魚大概在250噸左右。

  回顧四川鮭鱒魚產業發展史,也是“命途多舛”。

  曾開虎介紹,四川養殖鮭鱒魚類已近30年,市場、水質、飼料都具有優勢,一度發展迅速。汶川特大地震使產業賴以發展的山區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元氣大傷”。2008年我省鮭鱒魚產量為1606噸,直到5年后的2013年產量才恢復到震前水平,以后增速也較慢且波動較大。

  從2002年就開始養殖鮭鱒魚的宋倫祥,汶川特大地震時虧損嚴重依然堅持下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他仍然不會放棄,“我們四川這么有優勢的一個產業,不應該被眼前的這點困難打倒。”

  C 恢復

  澄清的聲音越來越多,部分銷售渠道重新上架,但消費信心重建還需要時日

  為三文魚“正名”的聲音越來越多了。四川的專家學者們也紛紛澄清。

  “新冠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只會感染哺乳動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說,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在魚身上復制,包括三文魚、魚蝦在內的水產品,本身攜帶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幾乎為零。

  6月16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也對外發聲,對全市食品經營環節組織開展畜禽肉及其制品、餐飲器具、三文魚等水產品和生鮮從業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截至6月16日12:00,已抽樣檢測1247批次,結果均為陰性。

  “三文魚風波”出現轉機。6月19日,記者登錄盒馬、京東等電商生鮮平臺,發現三文魚已恢復上架銷售,甚至都標注了貨源地和檢驗檢疫合格的說明。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也已經恢復各類三文魚產品的銷售,市場行政中心主任王倩告訴記者,經檢疫合格且相關手續齊全的三文魚產品,可以在市場內進行銷售。

  但當天記者走訪成都青石橋海鮮市場,三文魚商鋪仍然是關門狀態。商戶王阿銘表示,仍然沒有接到恢復營業的通知,他和其他銷售商還在等待。

  成都市內所有的伊藤洋華堂門店也沒有恢復上架三文魚產品。伊藤洋華堂溫江店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沒有接到恢復上架的通知。

  “下架容易上架難。”宋倫祥表示,一旦消費者的信心和信任被打破,想要恢復是需要經歷一個緩慢過程的,如果消費者不敢消費,整個產業仍然沒有轉機。

  宋倫祥和黃永飛都表達了一個迫切愿望——為鮭鱒魚產業“正名”,重建消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