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客運車站 嚴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

  6月24日,記者分別前往雅安、宜賓和達州的火車站、汽車站探訪。

  在雅安火車站出站口,3名戴紅袖標的文明勸導員值守在防疫卡點。上午10點15分,距最近一趟火車到站還有10分鐘左右,文明勸導員陳女士戴著草帽、口罩,背著噴霧器開始消殺工作。隨著火車到站,旅客陸續走出出站口,在測溫區通道兩側,另外兩名文明勸導員手持體溫槍,逐一對出站乘客進行測量。“請大家把身份證拿在手上。”在測量體溫的同時,文明勸導員還逐一詢問乘客來自哪里,是否途經中高風險地區。文明勸導員田寧說,“卡點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測體溫、登記、消毒,每趟火車到站前,都要進行噴灑消毒,端午假期加開班次后,每天消毒次數超過20次。”

  “各位旅客,請戴好口罩,摘下帽子,保持一米間距,依次測溫進站。”24日下午1點過,達州火車站進站口,小喇叭反復播放著提示。在進站口通道,紅外測溫儀、監控器支在圍欄上,對每一位旅客測溫。“小伙子,把口罩戴起!”工作人員叫住一位沒戴口罩的旅客,要求他戴好后才能進站。在達州客運西站,進站口還設立了“高中風險地區旅客申報點”,要求來自高中風險地區的旅客登記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目的地等信息,“提供14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體溫測量正常,才能進站。”工作人員說。

  宜賓市南岸汽車站的旅客也比平時多了許多。車站廣播反復提醒乘客出示健康碼、戴好口罩,相應的提醒標識也張貼在車站各處。旅客需經過紅外線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后才能進入車站。記者注意到,該站客車多前往宜賓市內各地,老年乘客的比例相對較高。一些老年人不太會用智能手機,車站專門安排了工作人員協助他們申請健康碼。

  B有漏洞

  探訪商場超市 部分場所未落實健康碼查驗工作

  記者調查發現,各地各部門在疫情防控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疏忽大意”情況依然存在。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健康碼(健康申報證明)的查驗工作。

  《通知》明確要求,機場、火車站(高鐵站)、長途客運站、酒店、賓館、旅游景區、影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商場、超市等人群密集場所要嚴格健康碼查驗和體溫監測。但記者在成都、綿陽、雅安、宜賓、達州等地的商場、超市看到,這項工作落實情況不容樂觀。

  6月24日,在成都春熙路商圈,IFS國際金融中心、群光廣場入口處只檢測體溫,沒有查驗健康碼。在IFS入口處,記者拿出手機主動出示健康碼,但工作人員卻說“不需要”。

  23日中午,記者在綿陽市中心先后走訪了茂業百貨、新世界百貨、凱德廣場等多家商場,雖然各家商場的入口處都張貼了健康碼相關信息,但沒有一家查驗。有的商場門口沒有嚴格區分進出口,有的甚至無人值守。

  24日下午,記者在達州市通川區羅浮廣場世紀隆超市看到,門口有工作人員拿著體溫槍,但并未嚴格對所有進入的顧客測量體溫,一些未戴口罩的顧客也無人勸阻。

  24日中午,記者在雅安萬達廣場看到,入口處設置了體溫檢測點并要求顧客戴口罩,但未查驗健康碼。在商場內,記者也發現不少店員和顧客未戴口罩。商場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商場每天都要進行5次消毒,也會強調員工要戴口罩,“我們沒有強制要求(戴口罩),只能說是引導,沒辦法規定。”該管理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