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完成,順利將巴克球取出↑手術完成,順利將巴克球取出

  最后,醫生們又為小紅做了腸修補、清洗腹腔等工作,手術持續約2個小時。小紅被送進外二科監護室密切觀察,目前已經度過危險期。

  醫生提醒:建議14周歲以上玩巴克球

  “當醫生告訴我手術風險,如果切除腸道的話,會影響發育,我當時都崩潰了。”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為此十分懊悔,“以前我覺得這個玩具有益智的作用,可以開發娃娃智力,沒想到造成這么大的傷害。我再也不敢買這種玩具了。”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一些淘寶商家也提示,巴克球不屬于兒童玩具,建議14周歲以上的青少年、成人玩耍。

  黃鶯表示,該案例不是個例,最近兩周該院已經接治過兩起類似案例,前兩例所幸通過內鏡取出,而小紅的案例給了大家更多警醒。

  黃鶯提醒廣大家長,很多家長和小孩不知道巴克球的危害,這種五顏六色的小珠子,可能會被小孩誤認為是糖果吞食,最終讓小孩遭罪,建議把這些危險的玩具丟掉。除此之外,類似的玩具、尖銳的玩具,以及家里的藥物,也應該引起警惕,防止小孩以各種形式將它們放入體內。

↑淘寶上銷售的巴克球↑淘寶上銷售的巴克球

  記者注意到,各種異物卡住氣管的案例也經常發生。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幼此前向記者介紹,異物卡住氣管的情況在1-3歲的孩子非常常見,“最多的就是花生、核桃、瓜子,其次是米飯、胡豆、豌豆、瓜子殼等。”

  在徐幼的著作《你的孩子安全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告訴你兒童異物傷害那些事兒》中,用30多萬字記錄了1000多個兒童遭受異物意外傷害的鮮活案例,她總結道,“父母要引起重視,最好的搶救,是不讓意外發生。”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王拓 攝影記者 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