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記者田之路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龍泉法院獲悉了一起非法集資案,“送雞蛋”“送月餅”套路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而貪圖小便宜的受害者,為了蠅頭小利,被騙數(shù)萬元。
2018年7月底,劉某、王某強、秦某共謀使用假名字,通過冒充成都市新都區(qū)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集資詐騙。三人偽造了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公章,租用龍泉驛區(qū)某寫字樓作為辦公室以公司投資新建廠房需要資金為由,通過打電話、開推介會、抽獎等手段向社會公開宣傳該項目進行非法集資詐騙。因人手不夠,劉某隨后聯(lián)系被告人查某娟,明確告知查某娟工作內容為上述詐騙行為,查某娟隨后按照上述手段同劉某等人一起進行集資詐騙活動。
2018年10月,因投資三個月期限的投資款到期,需要返還被害人本金,劉某等人將贓款分贓后逃匿。
經(jīng)查,從2018年7月至10月期間,本案涉案報案群眾共計41人(次),涉案投資金額共計623,900元。
龍泉驛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四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五年二個月不等,并分別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本案的集資詐騙專挑老年人下手,共騙取39名老年人,詐騙金額62萬余元。龍泉法院法官認為,被告人利用老年人辨識能力較弱及貪圖小便宜的心理,采用請老年人吃飯、講課、免費發(fā)放月餅、雞蛋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通過宣講會,宣傳單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以高額回報利息鼓動老年人投資賺錢,獲取非法利益。
龍泉驛法院對四名被告人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嚴厲打擊此類犯罪,同時告誡各位老年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不存在不勞而獲的高利息、高回報的好事,不要因為貪一時的小便宜而陷入更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