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超火的電視劇《三叉戟》么?在四川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禁毒大隊,也有這么三位“老”同志:一位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最長紀錄是80多天沒有回家;一位有極其豐富的預審經驗,最長記錄是5天沒合過眼;一位會在抓捕工作難以開展時毛遂自薦,最長記錄在車上待了30天。他們三人從2008年開始合作,成為涪城禁毒戰線上的“鐵三角”,也被同事們稱為“三叉戟”。不過,對于獲稱“三叉戟”,三位民警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們表示,每一個案件的破獲,是所有同事們的努力。

  “行走在刀尖上”的人

  成為“三叉戟”,從三人被分在一間辦公室開始

  在唐林(化名)從警的29年生涯里有22年從事禁毒工作,在他看來:與毒販斗爭,最重要的不是勇敢,而是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在唐林參與的多起涉毒案件中,他和同事對販毒分子實施監控,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曾經在一個僅有十余平方米的地方連續工作了十余天,包括吃飯、休息,24小時無縫監控。曾經破獲的一個部督級案子,整個案件從前期線索摸排到后期實施抓捕持續了239天,最終成功將19名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

  李國慶(化名)則是2002年進入的禁毒大隊,在接近二十年的時光里,因為先后在派出所、刑警大隊等單位工作,所以對于群眾工作和預審工作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老李常說:“禁毒工作,不同于其他刑事案件,如果坐在辦公室,就可能一輩子破不了案?!币虼?,老李日常收集線索就是在茶樓、酒吧,有時甚至就是在街頭?!耙鋈?,禁毒民警出線索最好的渠道就是主動‘大隱于世’。”老李說。

  陳波(化名)是三個人中年齡較大的那個,但是也是心最細的,對案件偵查、推理很有自己的一套。在他的從警生涯中,遇到棘手案件還未取得確鑿證據時,他會主動要求蹲守,尋找線索;在遇到逮捕行動難以開展時,他會毛遂自薦、主動請纓。至今在他那本來就不高大的身體上留下十余處傷疤。禁毒十多年,他最喜歡的說的一句話是:“禁毒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男兒一生志在報效祖國,我只是在盡一些綿薄之力。”

綿陽涪城禁毒“三叉戟”合影綿陽涪城禁毒“三叉戟”合影

  他們的初次見面是在2008年的夏天,由于辦公條件有限,組織上把唐林、陳波、李國慶三人分到一間辦公室,三個來自不同地域、有著不同性格特征、之前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的三人分配在一起,他們與毒販斗智斗勇,與亡命之徒殊死搏斗,成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他們各有所長,配合默契,屢破大案,也被同事們成為“三叉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