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位

  目前水位已調至442米,相對汛限水位447米,多騰出4億立方米防洪庫容

  ●汛前“體檢”

  汛前已完成全面防汛“體檢”,充分做好防大汛的準備

  □本報記者 張明海

  現場看備戰

  從蒼溪縣城出發,車沿著嘉陵江上游行駛15公里,就來到了亭子口水庫。這座夾在兩岸青山之間的河道型水庫,像一條寶石藍的飄帶在山間飛舞。

  “正常蓄水時,沿著嘉陵江往上走150多公里,都是亭子口水庫的蓄水面。”6月24日,大唐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志斌告訴記者,隨著主汛期到來,亭子口水庫已經正式進入防汛時間,目前水位已調至汛期水位442米,相對汛限水位447米,多騰出4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

  騰出防洪庫容

  做好防大汛準備

  進入汛期前,亭子口水庫就著手騰出防洪庫容。大唐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齊憲榮告訴記者,汛限水位又稱防洪限制水位、汛期控制水位,是協調防洪與興利的關系,確保水庫發揮防洪功能而設定的水位參數指標。之所以在汛限水位標準基礎上再下調5米,就是為了騰出更多的防洪庫容,應對可能到來的防洪壓力。

  亭子口水庫上游集雨面積70%以上在甘肅省境內,下游則是廣元市蒼溪縣、南充市城區、閬中市等地。在2018年“7·11”特大洪水調度中,亭子口水庫成功攔截嘉陵江流域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洪水滯洪8.1億立方米,“如果沒有亭子口水庫在上游的洪水攔截,這些下游地區很有可能成為一片汪洋。”

  今年上半年,嘉陵江流域降水偏少1成至2成。“但往往是久旱必澇,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七八月份很有可能遭遇洪水。”郭志斌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做好了防大汛的準備。

  完成汛前“體檢”

  智能機器人派上用場

  亭子口水庫2009年11月正式開工,2013年6月下閘蓄水,2017年具備設計擋水、泄水條件,達到設計防洪功能。“自下閘蓄水以來,亭子口水庫已經歷7個汛期、6個完整蓄泄過程。”郭志斌告訴記者,這7個汛期,亭子口水庫每次都經受住了考驗。

  底氣從何而來?除了防洪能力之外,關鍵還在日常的各項防汛準備工作上。

  從今年4月開始,亭子口水庫就進行了一次完整的汛前“體檢”。“包括控制設備、信號核對、電機運轉等多個方面,我們都是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全面檢測。”大唐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設備部主任馮磊說。

  在亭子口水庫今年的防汛“體檢”中,智能機器人派上了用場。“智能機器人是我們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履帶式機器人。”大唐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水工部副主任蘭高義說,主要用于水下大壩消能設施的監測維護,不僅節約了數千萬元消力池抽干檢查成本,而且能做到隨時檢查。

  目前,亭子口水庫實行24小時三班倒防汛工作制度,隨時都有30多名干部和工作人員在一線值班。“加強監測和巡查是重中之重,一旦有泄洪需要,我們要提前1小時通知上下游防汛、海事等相關單位,并在15分鐘前開始拉響警報。”郭志斌說。

  工程名片

  亭子口水庫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是國家完善長江防洪體系六大重點工程之一,是嘉陵江干流唯一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是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四川“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骨干工程。

  水庫正常蓄水位458米(海拔高度),總庫容40.67億立方米,最大防洪庫容14.4億立方米,可將嘉陵江中下游重要城市的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對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具有重要作用。

  備戰“云監工”

  3年內可灌溉300多萬畝農田

  作為四川“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骨干工程,亭子口水庫灌溉用水可達15億立方米。目前,亭子口水庫灌溉項目配套工程正加緊建設,3年內,亭子口水庫灌溉效應將逐步顯現,可滋潤灌溉嘉陵江下游的南充、閬中、南部等地的300多萬畝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