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凱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

  工人操作違規,系統直接進行抓拍,并通過消息或短信的方式通知項目責任人,一部手機就可對工地進行360度監控。6月28日,四川綿陽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現場觀摩會上,大數據、智能化等集成應用與施工現場深度融合,讓工地變得“耳聰目明”,“看”得到違規,“管”得了安全,“聽”得見噪音,“聞”得到粉塵。一項項高科技和創新管理措施,讓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有了“智慧大腦”。

  觀摩會上現場,一名工人演示沒有戴安全帽進入施工區,瞬間觸發后臺監控報警響應。“這一切都可以在手機上隨時隨地看到。”施工單位中國二冶項目經理趙國良通過大屏和手機向大家演示,平臺實時顯示各個監控對象的工作狀態,行政主管部門或項目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了解施工現場的安全質量等情況,并能查閱歷史數據。手機上也能看見,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系統自動發出報警信息,通過消息、短信方式通知責任人及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據介紹,該工地位于經開區三江大道,總建筑面積達27.8萬m2,合計21棟高層,可實現兩千余戶居民安居夢。項目于2019年9月28正式開工,是經開區最大民生項目,目前主體結構已完成65%。通過引入、運用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臺進行施工管理,各子系統對現場的多種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并將數據傳輸至云平臺存儲分析,管理人員可通過LED屏幕、電腦或手機,即便千里之外也能通過手機的APP實時查看施工情況。

  工地上從基本的pm2.5,pm10聯動監測系統,到防水箱用火安全、塔吊操作手防墜安全舉措、VR安全教育體驗館、智能噴淋系統等,讓參觀者都感受到工地安全施工的科技范兒。“通過智能科技在建筑領域的多方位應用,傳統建筑工地裝上’智能大腦‘向’安全智能工地‘升級。”華西省建六公司綿陽項目負責人楊曉彤說。

  綿陽市住建委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觀摩大會也是安全生產月期間,全市建筑領域安全宣教活動的一次總結,通過全市安全觀摩會的舉辦,突出展示安全智能化在建筑領域的運用,并積極展示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新特點新理念。通過帶動引領,助力全市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