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 漆琪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劉牧雨 謝麗娟 熊浩然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P3實驗室成為了熱門詞。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公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方案著力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板。 其中,在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備條件方面提出,實現每省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三級(P3)水平的實驗室。目前,四川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兩個P3實驗室均有望在短時間內建成。
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封面新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推出的“一周醫講 安有話說”第十期欄目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將談談“P3實驗室”的知識點。
P3實驗室是什么?
P3實驗室是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簡稱,對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的很多實驗研究都必須在這里進行。
“為什么我們要重視P3實驗室?” 梁宗安說,因為它是處理呼吸道傳染病病原,尤其是處理通過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的基本條件。例如對于結核病,要做結核桿菌培養并存放結核桿菌,就必須在P3實驗室里面進行。因為P3實驗室的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能夠確保工作人員在處理含有烈性致病微生物時,不受侵染,同時也不會污染周邊環境。
生物安全實驗室根據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險程度,分為P1、P2、P3和P4四個等級,對生物安全隔離的要求逐級增高。
P1實驗室:基礎實驗室,適合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危害較低,不具有對健康成人,動植物致病的因子。
P2實驗室:基礎實驗室,適用于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對健康成人、動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P3實驗室:防護實驗室,適用于處理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過直接接觸或氣溶膠使人傳染上嚴重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對動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預防和治療措施。
P4實驗室:最高級別防護實驗室,適用于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險的致病因子。沒有預防和治療措施。比如埃博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