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嘉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鄧兵(化名)原本是一名債主, 但到了約定的還款日期,借貸人卻無力償還,他只得找到擔保人朱輝(化名)。無業的朱輝也拿不出錢。就在這時,朱輝向鄧兵分享了一條賺大錢的“門路”——制販毒。受到暴利誘惑,鄧兵從債主變成“股東”。

  有了啟動資金后,有吸毒前科的朱輝便邀約曾經一起吸毒的李金勇(化名)共同制販毒。3人一拍即合,一個制販毒團伙就此形成。6月29日,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民警告訴封面新聞,目前,該團伙3人已悉數到案。

  還不起錢 擔保人向債主分享賺錢“門路”

  2018年,有人找到在德陽市區某單位工作的鄧兵(化名)借錢。為了能夠順利借到錢,該借款人還找來朋友朱輝(化名)幫他作擔保。可到了該還款的時候,該借款人卻拿不出錢償還。隨后,鄧兵便找到擔保人朱輝,讓其償還這筆債務。

  “這個朱輝就是個無業人員,曾經還因為吸毒被公安機關處理過,他哪里有錢來還。”民警說。見鄧兵態度強硬,朱輝一時難以脫身,便告訴鄧兵一個賺錢的“門路”,希望以此抵消欠鄧兵的債務。

  民警說:“朱輝說的這個‘門路’就是制毒販毒,但是由于他自己本身沒有工作收入,就無法投入成本去做這件事。當時看到有資金的鄧兵送上門,就主動把這個計劃告訴了鄧兵,并邀約他一起來干,承諾事成后讓鄧兵拿‘大頭’。”

  朱輝讓鄧兵只負責出錢,其余事情則都由他來辦理。本來也想著賺錢的鄧兵覺得此事有利可圖,于是就與朱輝一拍即合,隨后便轉了7萬元錢給朱輝作為“投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