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寧縣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冕寧發布V 7月1日通報稱,截至6月30日23時,在搜救過程中發現彝海鎮2名失聯人員已遇難。目前,彝海鎮有12人遇難、5人失聯。高陽街道轄區內冕寧高速路口下方國道248線崩塌導致2輛過往車輛墜河,10名乘載人員中5人獲救、2人遇難、3人失聯。此次特大暴雨已造成14人遇難、8人失聯。
誘因
澎湃新聞注意到,冕寧官方將此次災害表述為“6·26”特大暴雨災害。
據《科技日報》報道,成都山地所總工程師、研究員游勇表示,這種特大暴雨有三個主要特征:一是暴發比較突然,很難發現征兆;二是從發生到快速蔓延,只需十幾分鐘到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非常短;三是極易引發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冕寧縣政府于4月20日發布的《冕寧縣2020年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顯示,冕寧縣地處攀西大裂谷地帶,屬高中山地貌,山高谷深,境內地層巖石及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環境脆弱,受礦山開發、水電開發、交通建設等活動影響,地質災害頻繁發生,以滑坡、泥石流為主,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在涼山州乃至四川省都屬地質災害較嚴重的縣之一。而暴雨或持續降雨是當前該縣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最主要的誘發因素。
《方案》要求,尤其要加強對建于溝口、溝邊、泥石流堆積扇、靠山、靠崖地段、古滑坡、季節性干溝等地的集鎮、村莊、居民點、旅游景區和人類工程活動頻繁的礦山、水電站庫區、在建工程施工場所等地質災害易發地段、人口聚居區進行重點排查和巡查。根據地質災害隱患巡排查成果,制定完善年度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方案。
據冕寧縣政府官網報道,6月18日,涼山州常務副州長蔣剛到冕寧縣調研督導防汛減災和地災防治等工作。蔣剛一行先后前往高陽街道、大橋鎮、彝海鎮,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冕寧縣防汛減災和地災防治等工作。
蔣剛強調,要時刻繃緊始終繃緊安全風險防范這根弦,對各項工作再檢查、再細化、再落實;要健全應急預案體系,細化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各類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做好防災避險演練,切實提高廣大干部群眾防災救災和應急處置能力;要壓緊壓實責任,繼續加強巡查值守工作,強化安全措施,最大限度保護群眾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