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所
不少機構未落實預檢分診、體溫測量措施
按照《通知》要求,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急救中心要充分發揮“哨點”作用,各類醫療機構要全面落實預檢分診,對有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的患者,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由專人陪同按規定路徑前往發熱門診就醫。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在實際操作中,相當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沒有落實預檢分診和體溫測量的要求。

6月30日中午1點20分,記者來到綿陽市涪城區新華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值午后,衛生服務站里沒有看病的人,只有2名穿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其中坐在柜臺里的沒有佩戴口罩。在服務站期間,醫務人員并沒有要求記者作登記,也沒有測量體溫,而是直接把記者引到了診室。在診室內,醫生才做了一些個人信息的詢問和登記,但始終沒有測量體溫。

這樣的情況,在南充市再度上演。在6月30日下午6點50分左右,記者來到位于南充市火車站附近的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姑息醫學/老年醫學中心。在一樓一個出口處,記者發現并沒有相關人員值守以及預檢分診的措施。在沒有任何人阻攔的情況下,記者從出口成功進入到了大樓。
7月2日上午,記者進入內江交通路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預檢分診臺處工作人員同樣并未要求記者出示健康碼、測體溫等。
小型診所的常態化防控措施就更令人擔憂。記者先后探訪了內江、攀枝花、德陽等地部分的民營小型診所后發現:診所內的預檢分診臺大都無人員值守,診所內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提醒患者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和詢問個人信息。甚至,還出現了主診醫生自己都未戴口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