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抗災措施 加快疏浚落實物資,險情處置“零放過”
6月26日晚至6月27日凌晨,冕寧縣北部地區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7日,陸續迎來救援力量,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也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前往指導。省防指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冕寧特大暴雨災害,省市(州)縣橫縱聯動,第一時間轉移受威脅群眾、搜救失聯人員、救治受傷群眾,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通過滾動會商、持續調度險情災情,積極指導開展搶險救援救災。
10天前,同樣的情況也發生過。6月17日凌晨3點20分左右,甘孜州丹巴縣半扇門鎮梅龍溝發生泥石流險情,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第一時間率由省水利廳建設處、省水利院、省水科院組成的專家工作組奔赴現場,于當日下午3點趕赴丹巴縣指導搶險救災工作。經專家工作組研判,為降低風險,必須對阿娘寨滑坡體下方的小金川河進行人工干預,促使河流歸槽,降低河流對滑坡體的沖刷掏蝕,減緩滑坡體變形。
從6月19日起,丹巴縣利用小金縣支援的5臺小型挖掘機,通過疏通河槽對阿娘寨滑坡體下方河流進行了人工干預。“河流歸槽作業完成后,還將實施阿娘寨滑坡體護腳工程和下游河道清淤作業,以減緩阿娘寨滑坡體變形、減輕下游災害威脅?!?月29日,丹巴縣“6·17”山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災前線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險情處置堅持“零放過”——針對已出險河道盡快落實疏浚整治方案,抓緊開展河道疏浚和水毀工程應急除險加固;落實好必要的應急搶險除險加固物資,進一步完善省市(州)縣三級防汛抗旱專家庫。
看臨戰應對 啟動新一輪“拉網式”“地毯式”隱患排查
“我們趕在主汛期到來前,把主體工程全部完工了?!?月3日,宜賓市高縣水利局總工程師余洋指著新建成的防洪護岸說,自己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為搶抓施工進度迎戰主汛期,高縣水利局趕在6月底前實現了二夾河翻身段防洪治理工程主體工程完工。
入汛以來,全省已出現兩次區域性強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大渡河干流、岷江干流以及大渡河等江河的部分支流發生洪水,21條江河26站出現超警戒超保證水位。為此,省防汛抗旱指揮部6月上旬開始,啟動了全省新一輪“拉網式”“地毯式”隱患排查。截至7月1日,全省新排查防汛點位35999處,發現隱患4165處,完成整改3516處,正在整改649處,其中有249處汛期無條件整改的,已逐一落實度汛安全措施。
“喂,你好,請問是防汛值班室嗎?”6月20日晚上9點30分至21日凌晨0點30分,成都大邑縣、彭州市,雅安寶興縣,廣元朝天區等13個縣級防汛部門應急值班室先后接到了本報民情熱線記者撥打的電話。6月25日,端午節放假第一天,從凌晨1點至3點,本報民情熱線記者又先后撥打了樂山沐川縣、達州萬源市等11個縣級防汛部門應急值班電話。調查結果顯示,各地應急值班電話均有人值守。
除了媒體監督,入汛后省防指每天都會對全省各地值班值守情況進行抽查。省防指相關負責人介紹,入汛后每晚都會抽查30座水庫和10個山洪危險區,不定期抽查縣級黨政在崗履職情況,各市(州)開展一周一輪查、全覆蓋抽查暗訪。
為強化汛期防汛減災宣傳教育、完善群防群治的防汛體系,從6月24日起,川報觀察、四川在線也聯合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啟動“防汛減災,我參與”互動活動,吸引了不少讀者分享防汛減災經驗、反映各類防汛減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