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借勢借力
區域中心城市要深化與成渝“雙核”的協作配套,優先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
如果說長三角等地是“眾星拱月”,那么成渝地區就像是“月明星稀”。
會議用這樣一組形容詞,簡明扼要道出和發達地區相比,成渝在區域發展態勢上存在的巨大差距:看長三角,圍繞上海這輪“明月”的,是蘇州、杭州等5個全國城市GDP前20強;看珠三角,環繞廣州、深圳的,是佛山、東莞等一批GDP逼近甚至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反觀成渝,“雙核”已破萬億,但周圍沒有一個城市GDP超過3000億元。
改變這一現狀,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必然要求。“如果任由區域間出現發展‘斷層’,那只會極大影響區域一體化進程。”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區域和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平表示,而要填平“斷層”不能光靠重慶、成都,區域中心城市也必須成為撬動整個區域發展的“支點”。
要實現從“月明星稀”到“眾星拱月”,就必須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從何入手?
會議提出兩方面要求,其中一方面是“借勢借力”——區域中心城市要深化與成渝“雙核”的協作配套,優先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鏈、價值鏈。
對此,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有直觀感受。分組討論時,他特意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如果一切順利,年內成都市潛在“獨角獸”企業極米科技的生產基地就將在宜賓竣工投產,5年內所在園區產值預期達200億元,“事實證明研發在成都、生產在市州,這條路完全走得通!”
不止一位受訪者談到這背后的經濟學邏輯:成渝兩市已進入“后工業化”階段,而其他區域中心城市基本處在工業化中期,“發展水平的差距,會推動形成發展梯度;而不同梯度間,更容易產生錯位分工——這就有了協同發展的立足點!”王建平介紹,借“雙核”之勢,區域中心城市完全可以實現快速發展。
第二招:苦練內功
將統籌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提高區域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
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會議提出另一方面要“苦練內功”——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在產業、通道、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城市空間供給,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更好支撐國家戰略實施。
“根據民企調研反饋,達州除了用地成本稍微便宜一點以外,其他成本優勢并不明顯。以用工為例,東南沿海的社保是按人繳納。我們這邊,有的還在按營業額比例等方式收取!”達州市相關負責人坦言,這激發了當地的危機意識,目前已在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進一步發揮交通樞紐優勢等領域重點抓好相關工作。
為幫助提升“內功”,會議還透露,省委決定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中心城市,統籌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
對省級新區,與會者并不陌生。今年2月,全省首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正式獲批成立,兩個月后,成都東部新區獲批成立。多位與會者談到,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極和動力源,省級新區在提高區域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也就不難理解,會上各地對這一消息的積極態度。南充市委負責人表示當地正在謀劃申建省級新區,綿陽市委書記劉超也表示,要加快申建省級新區的速度。
發揮重要節點城市比較優勢
從來都不是“旁觀者”
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是關鍵
川報觀察記者 邵明亮
馬爾康到成都,汽車要跑300多公里,到重慶的距離更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阿壩能做什么?”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剛開始,阿壩州委書記劉坪就在思考。
隨著會議進行,問號逐漸被拉直。會議明確提出,省內重要節點城市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較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強與成渝“雙核”的功能協作。
重要節點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距離,是不少人都談到的話題。
離成都近,德陽、綿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重慶毗鄰,廣安、遂寧等地要扮演的角色也不難理解。但對距離“雙核”相對較遠的其他重要節點城市,該怎么理解它們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系?
“省內其他重要節點城市從來都不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的‘旁觀者’。”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明洪認為。會議明確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省內其他重要節點城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進一步延展了這個話題:涼山完全能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這也是巨大機遇。省政協副主席、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說,即將開工的川藏鐵路,打通了連接成渝的主干線,甘孜同成渝未來的交流交往將更加緊密。“廣安憑借自身具備的特色優勢,借勢借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賦能自己,可以練好內功。”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認識到,廣安的新機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