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四川而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并非成都一城一地之事。圍繞戰略實施的區域布局問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給出了清晰而明確的擘畫:推動重點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成勢,主要包括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干功能、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強化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協作、推動川渝毗鄰地區聯動發展。

  該如何理解這一系列謀劃?各地又該如何更好推動落地落實?各方展開了熱烈討論。

  成都

  定位

  既是全省經濟發展主干,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極核

  任務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

  ●加快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兩區一城”建設

  ●大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持續提升門戶樞紐地位

  區域中心城市

  定位

  把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性工程

  任務

  ●借勢借力——深化與成渝雙核的協作配套,優先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鏈、價值鏈

  ●苦練內功——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在產業、通道、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城市空間供給,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更好支撐國家戰略實施

  重要節點城市

  定位

  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任務

  ●位于重要交通干線和流域的沿線城市——要強化通道功能協作,協同發展通道經濟和樞紐經濟,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軸帶支撐

  ●具備產業發展基礎和協作條件的城市——要強化產業功能協作,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五鏈耦合,攜手共建上下成鏈、左右配套、優勢互補、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生態功能區——要強化生態功能協作,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更好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川渝毗鄰地區

  定位

  把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

  任務

  ●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區、示范區和協同區,主動接受重慶經濟輻射

  ●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為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成都既是全省經濟發展主干,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極核。

  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干功能,并進一步明確了4個方面的任務。圍繞如何推動落實落地,各方展開討論。

  □四川在線記者寇敏芳

  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干功能

  成都要干好這“四件事”

  看挑戰

  與京津冀等區域的中心城市相比,成都經濟發展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還有較大差距

  相對于“極核”,“主干”是成都更熟悉的角色。

  自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以來,成都擔當全省“主干”已有兩年。兩年來,成都正不斷增強對全省其他區域的引領輻射帶動能力,僅去年就通過組織“成都企業市(州)行”活動,推動簽約項目238個,計劃總投資1596億元;成德眉資同城化快速推進,半小時交通圈正加速成型……

  這一切,為成都發揮極核功能奠定了堅實基礎。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認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使中心城市可以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為在更大區域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周邊城市借助中心城市優勢提升競爭力、實現要素互補提供了新機遇。“‘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擴大了成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影響力,壯大了成都的‘極核’力量。”

  從“主干”到“極核”,成都也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會議提出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的中心城市相比,成都經濟發展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還有較大差距。多位與會者提到,發揮極核功能,當前成都還存在城市空間供給不足、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不足、先進制造業承載能力不足等挑戰。

  謀發展

  四項任務將推動成都實現空間格局之變、發展方式之變、城市能級之變

  如何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干功能?會議明確4項任務: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攬,加快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兩區一城”建設,大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持續提升門戶樞紐地位。

  多位與會代表表示,這四個方面有機統一,將推動成都實現空間格局之變、發展方式之變、城市能級之變。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魯榮東說,公園城市建設將提升人居環境,吸引人才、項目向成都聚集,“兩區一城”則是人口和產業的重要承載地,通過同城化形成產業協作,優化要素和資源的匹配,人流、物流、商流等齊聚成都,門戶樞紐功能自然得到提升。

  如何推動任務落實落地?成都方面表示,將加強成渝產業協作;以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同城化建設等為抓手,推進東進,調整空間結構;以成都鐵路港、天府國際機場為支撐,強化全球配送能力,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方面,資陽方面認為,成德眉資4市已逐漸形成同城化發展合力,將共同打造大成都都市圈。不過,在同城化發展中還有一些“硬骨頭”需要啃,應當通過改革,打破區域間的壁壘,建立深層次的、常態化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

  在“兩區一城”建設方面,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書記劉任遠表示,將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為統攬,打造未來城市樣板;眉山已經將天府新區眉山片區作為發展的“一號工程”,將以此為載體,引進一批重大項目,抓住成都東部新區建設機遇,規劃建設眉山東部新城,與成都東部新區共同爭創國家級航空實驗區,進一步拓寬開放發展平臺載體。

  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

  “月明星稀”變“眾星拱月”有兩招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要把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性工程。

  區域中心城市為何被提到“戰略性”的高度?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又該如何培育壯大?與會代表與會外專家展開熱烈討論。

  □四川在線記者 熊筱偉

  第一招:借勢借力

  區域中心城市要深化與成渝“雙核”的協作配套,優先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

  如果說長三角等地是“眾星拱月”,那么成渝地區就像是“月明星稀”。

  會議用這樣一組形容詞,簡明扼要道出和發達地區相比,成渝在區域發展態勢上存在的巨大差距:看長三角,圍繞上海這輪“明月”的,是蘇州、杭州等5個全國城市GDP前20強;看珠三角,環繞廣州、深圳的,是佛山、東莞等一批GDP逼近甚至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反觀成渝,“雙核”已破萬億,但周圍沒有一個城市GDP超過3000億元。

  改變這一現狀,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必然要求。“如果任由區域間出現發展‘斷層’,那只會極大影響區域一體化進程。”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區域和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平表示,而要填平“斷層”不能光靠重慶、成都,區域中心城市也必須成為撬動整個區域發展的“支點”。

  要實現從“月明星稀”到“眾星拱月”,就必須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從何入手?

  會議提出兩方面要求,其中一方面是“借勢借力”——區域中心城市要深化與成渝“雙核”的協作配套,優先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鏈、價值鏈。

  對此,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有直觀感受。分組討論時,他特意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如果一切順利,年內成都市潛在“獨角獸”企業極米科技的生產基地就將在宜賓竣工投產,5年內所在園區產值預期達200億元,“事實證明研發在成都、生產在市州,這條路完全走得通!”

  不止一位受訪者談到這背后的經濟學邏輯:成渝兩市已進入“后工業化”階段,而其他區域中心城市基本處在工業化中期,“發展水平的差距,會推動形成發展梯度;而不同梯度間,更容易產生錯位分工——這就有了協同發展的立足點!”王建平介紹,借“雙核”之勢,區域中心城市完全可以實現快速發展。

  第二招:苦練內功

  將統籌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提高區域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

  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會議提出另一方面要“苦練內功”——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在產業、通道、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城市空間供給,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更好支撐國家戰略實施。

  “根據民企調研反饋,達州除了用地成本稍微便宜一點以外,其他成本優勢并不明顯。以用工為例,東南沿海的社保是按人繳納。我們這邊,有的還在按營業額比例等方式收取!”達州市相關負責人坦言,這激發了當地的危機意識,目前已在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進一步發揮交通樞紐優勢等領域重點抓好相關工作。

  為幫助提升“內功”,會議還透露,省委決定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中心城市,統籌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

  對省級新區,與會者并不陌生。今年2月,全省首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正式獲批成立,兩個月后,成都東部新區獲批成立。多位與會者談到,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極和動力源,省級新區在提高區域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也就不難理解,會上各地對這一消息的積極態度。南充市委負責人表示當地正在謀劃申建省級新區,綿陽市委書記劉超也表示,要加快申建省級新區的速度。

  發揮重要節點城市比較優勢

  從來都不是“旁觀者”

  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是關鍵

  □四川在線記者 邵明亮

  馬爾康到成都,汽車要跑300多公里,到重慶的距離更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阿壩能做什么?”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剛開始,阿壩州委書記劉坪就在思考。

  隨著會議進行,問號逐漸被拉直。會議明確提出,省內重要節點城市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較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強與成渝“雙核”的功能協作。

  重要節點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距離,是不少人都談到的話題。

  離成都近,德陽、綿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重慶毗鄰,廣安、遂寧等地要扮演的角色也不難理解。但對距離“雙核”相對較遠的其他重要節點城市,該怎么理解它們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系?

  “省內其他重要節點城市從來都不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的‘旁觀者’。”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明洪認為。會議明確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省內其他重要節點城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進一步延展了這個話題:涼山完全能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這也是巨大機遇。省政協副主席、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說,即將開工的川藏鐵路,打通了連接成渝的主干線,甘孜同成渝未來的交流交往將更加緊密。“廣安憑借自身具備的特色優勢,借勢借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賦能自己,可以練好內功。”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認識到,廣安的新機遇來了。

  可根據三類情況分別開展功能協作

  加強與成渝雙核的功能協作,重要節點城市該從何著手?

  會議給出答案:關鍵是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較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

  位于重要交通干線和流域的沿線城市,會議提出要強化通道功能協作,協同發展通道經濟和樞紐經濟,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軸帶支撐。下一步要繼續加強交通建設,強化川渝陜鄂4省市結合部的交通樞紐地位。

  具備產業發展基礎和協作條件的城市,會議明確要強化產業功能協作,攜手共建上下成鏈、左右配套、優勢互補、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圈。“近年來,遂寧與成都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等6個領域合作了59個項目。今年以來,遂寧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聯動、配套、服務成渝,增強自身競爭力。”遂寧市委書記邵革軍表示。

  至于生態功能區,會議提出要強化生態功能協作,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更好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巴中市委書記羅增斌表示,巴中是渠江正源上游,森林覆蓋率62.1%。下一步會按照相關要求和部署,繼續守護好這片青山綠水。

  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

  “萬達開”探路

  在接壤線上建“試驗田”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在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上,這一消息反復被提及。

  為什么要建“萬達開”?其示范和探索意義何在?

  具備融合發展地利之便,可成為探索的“試驗田”

  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就是利用四川達州,重慶萬州、開州的毗鄰優勢,打造一片跨行政區域的成渝地區統籌發展“試驗田”。

  成渝之間的毗鄰地區有多大?全會給出答案:四川6市17縣(市、區)與重慶13個區(縣)毗鄰,接壤線長達800多公里。

  推動這些毗鄰地區合作,被認為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多位與會者談到一個觀點:這些區域具備融合發展的地利之便——人員往來密切,聯動發展、深化合作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完全具備條件成為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試驗田”。

  “川東北和渝東北屬于欠發達地區,達州、萬州距離成都和重慶兩個中心城市分別在400公里、270公里,受‘雙核’輻射和輻射吸附總體還不強。”達州市市長郭亨孝說,在幾個地方建一片“試驗田”,就是在遠離國家中心城市的欠發達區域,探索協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以“萬達開”為例,2019年三地地區生產總值合計約3466億元,如果視作一個整體,其地區生產總值在成渝區域內,僅次于成都、重慶兩個“極核”。郭亨孝認為,通過示范區建設,就能為川東北、渝東北甚至更大范圍提供支撐,從而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北翼振興。

  搭平臺暢通道,共同拓展新發展空間

  深化毗鄰地區合作,示范區、先行區等怎么建?川南4市正與渝西城市著手推動建設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協同建設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范區。今年以來,川南城市、渝西地區頻頻“走親戚”,相互間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自貢市委書記范波說,通過多次接洽,大家已達成共識,“攜手合作、融合發展,才能更好地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既實現發展高質量,又能跑出‘加速度’”。

  此外,不少與會者提到“暢通道”的重要性。萬州擁有長江黃金水道和常年萬噸深水港,位于川渝陜三省(市)結合部的達州則擁有廣大的縱深腹地,打通達州與陜西的通道,即可暢通達萬物流新通道,為萬州港輸送源源不斷的貨物。達州市已將廣元經巴中至達州鐵路改造升級提上了議事日程。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說,連接達州和陜西的鎮廣高速將于年內開工,建成后將成為達萬物流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交投集團董事長馮文生介紹,時速350公里的成達萬高鐵也在積極推進中,將盡快上馬,建成后將實現客貨分離,為達萬鐵路貨運騰出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