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正在實施的“一干多支”戰略,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取向一致、相互包容。兩個層級戰略制定的背景、政策、理論依據、價值取向等是總體相同的,著力的方向和推進的路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舉措等,存在著相輔相成、同頻共振、互促互進的關系。概括起來講,“一干多支”戰略不僅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奠定了開局基礎和重要支撐,也是下一步落實后者建設任務的關鍵抓手。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僅對“一干多支”戰略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創造了“一干多支”戰略深入實施的有利環境,兩者能夠形成戰略互補和梯度推進關系,推動重點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成勢。
□盛毅
戰略謀劃的背景相似
●兩個層級戰略的制定,都將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優化區域發展空間格局的任務納入其中
“一干多支”戰略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謀劃背景相似,有共同的戰略指向——優化區域發展空間格局。
首先,川渝地區同處于城鎮化由成長向成熟過渡的階段,中心城市規模持續擴大,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城市之間內在聯系日益密切,城市群迅速崛起并成為區域發展的主體形態。兩個層級戰略的制定,都充分考慮了區域內城鎮化發展的特征。
其次,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需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以此作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依托。兩個層級戰略的制定,正是著眼于“兩個大局”、培育西部經濟增長極的具體部署。
第三,長江經濟帶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在長江上游和連接南北絲綢之路的關鍵區域,建設有鏈接和支撐能力的經濟帶。兩個層級的戰略制定,都注重將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應當承擔的任務,將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納入到了各自戰略當中。
戰略實施的依據相同
●兩個層級的戰略都遵循的是城鎮化演進的一般規律,重點根據增長極理論、要素空間優化配置理論等,按照“從點到圈”“從圈到群”的遞進,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將完善并創新區域政策作為重要任務。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明確要求,在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國家發改委先后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著力解決本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特別是后者強調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鎮)同城化發展為方向,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形成區域競爭新優勢。
兩個層級的戰略制定,都是根據中央要求確定目標和工作部署,把構建都市圈和促進區域中心城市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安排。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各領域和各層面的一體化,則緊緊圍繞構建都市圈和壯大中心城市實力來展開。
同時,兩個層級戰略也遵循了城鎮化演進的一般規律,重點根據增長極理論、要素空間優化配置理論等,堅持在經濟區和城市群建設中,主動順應經濟發展空間結構變化大趨勢,按照“從點到圈”“從圈到群”的遞進,注重發揮中心城市、都市圈等增長極核的引領帶動作用,并通過增長極地區的優先增長,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當然,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它要求我們既要注重培育增長極,也要同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并且使兩者關系的協調,始終統一于戰略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中。兩個層級戰略對此也各有體現。
戰略目標高度契合
●兩個層級的戰略都致力于整體提升區域在西部及至全國的發展水平和能級,共同服務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目標
盡管“一干多支”戰略融行政區、經濟區、城市群戰略于一體,但戰略實施的目標是要建設經濟強省,讓四川在西部地區發揮更大的輻射帶動作用。由于它是針對一個完整的行政區而制定的區域發展戰略,面對區域內既有重點開發區和優化開發區,也有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并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然突出的實際,戰略取向既要全面指導行政區的發展,也要指導行政區內的經濟區和城市群發展,這就要求全省在強化成都“主干”地位形成增長引擎的同時,還要促進各區域協調發展,有力推動各區域合理分工和實現優勢互補,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推動全省具備條件的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變,目標相對多元。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涉及的對象是四川和重慶兩地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化地區,以重點開發區和優化開發區為主體,屬于城市群發展戰略,它要通過強化兩個特大城市的引領帶動,打造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建成“兩中心兩地”,目標相對聚集。
從兩個層級戰略的內涵看,它們都致力于整體提升區域在西部及至全國的發展水平和能級,共同服務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目標。正因為存在這種內在聯系,“一干多支”戰略在推動建設經濟強省的過程中,必然進一步提升我省在西部的地位,使其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更有力地支撐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西部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目標。“一干多支”戰略將城市群、都市圈發展和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作為實現目標和關鍵抓手的經驗,注重在突出增長極培育的同時,如何兼顧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協調機制方面的經驗。這也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增長極打造,為多個層面的一體化發展,積累了一定經驗。
戰略任務互補互促
●要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任務和要求,作為完善“一干多支”戰略的主要依據,讓“一干多支”戰略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一干多支”戰略實質上是以推動城市群發展為中心的戰略,它在實施中的主要任務,是建設以成都為核心的大都市圈,推動綿陽、德陽、樂山等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板塊,促進五大經濟區協同發展。
其主要任務包括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的合理分工協作,探索同城化、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等。這些任務,也正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題中之義。只有“一干多支”戰略的扎實推進,才能進一步強化四川各地參與川渝合作的經濟實力,使川渝互動、極核帶動、干支聯動等能夠在更高水平上展開。
當然,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除了要構建省域內的都市圈外,還有兩大都市圈和多個跨省域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任務,有萬達開川渝統籌示范區、有四川的川中、川南與重慶渝西城市的協同發展,以及廣安與渝北、遂寧與潼南的一體化等,有跨省域的交通通道、產業體系、科技創新、國土空間布局、生態環境保護、體制創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多個方面的一體化建設,比“一干多支”戰略任務更為豐富多樣,涉及更多不同層級的發展主體,需要探索更加復雜的協調機制。但這些任務,都能夠在“一干多支”戰略中找到相應內容。因此,在深入推進“一干多支”戰略中,要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任務和要求,作為完善“一干多支”戰略和實施方案的主要依據,讓“一干多支”戰略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使兩大戰略相輔相成,取得互補互促效應。
?。ㄗ髡呦凳∩缈圃貉芯繂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