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負轉正穩中向好

  我市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出爐

  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持續回升態勢

  1.2%!轉正!

  7月21日,備受關注的遂寧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出爐: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40.06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5.4億元,同比增長0.6%;第二產業增加值293.49億元,同比增長3.1%;第三產業增加值261.17億元,同比下降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主要經濟指標也呈現持續回升態勢,好于全國全省。

  從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9%到上半年同比增長1.2%,由負轉正,這張艱難轉折的成績單是怎樣來的?遂寧經濟如何實現“先降后升”?

  看亮點 穩步復蘇穩中向好

  上半年遂寧經濟“成績單”有何亮點?“穩步復蘇,穩中向好!”市統計局局長舒治國用了兩個“穩”字作答。

  舒治國說,盡管遂寧GDP經歷了先降后升,但隨著全市上下科學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六穩”“六保”工作有序推進,我市經濟運行穩步復蘇、穩中向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上半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均呈現向好回升態勢。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升2.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回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6個百分點。

  服務業降幅收窄。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降幅收窄。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10億元,同比下降7.6%,比一季度收窄3.4個百分點。

  從“錢袋子”看,財政、企業、居民三大收入也逐步恢復。截至6月底,我市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3.13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了疫情發生以來同比增速首次撥正。工業利潤及上半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長。

  看動力 政策撬動作用明顯

  上半年遂寧經濟為何能較快復蘇?

  “從數據看,省委提出的‘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在我市得到了堅決貫徹落實,并取得了明顯成效。”舒治國說,中省市政策撬動作用明顯,這也是解讀我市上半年經濟公報的一把“鑰匙”。

  上半年,農業生產形勢整體較好,小春糧食、油菜籽產量、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盡管生豬出欄依然在下滑,但牛羊禽出欄保持穩定增長。”舒治國說,隨著生豬保供政策的落實落地,生豬產能將逐步恢復,下半年農業的貢獻程度會更加明顯,這對我市保糧油、保民生至關重要。

  工業挑大梁是否落到實處?舒治國分析說,盡管我市的工業在全省占比有待提高,但對我市而言,實實在在挑起了城市發展的大梁。今年2月,我市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等領域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若干措施》,20條措施護航中小微企業發展。“穩投資和穩工業正在逐步發揮效應。”更難得的是,工業連續4個月加速增長,規上工業1—5月營業收入也實現了正增長,而工業投資增長30.9%,也為我市GDP轉正作出了突出貢獻。

  投資唱主角效果如何?投資增速逐月加快,工業和房地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6個百分點。更讓人矚目的是,民間投資連續3個月回升,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2.1%。“這說明,我市招大引強、優化營商環境等系列舉措起到了明顯成效。”

  談及“消費促升級”,舒治國說,盡管上半年我市現代服務業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大指標均沒轉正,但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消費正在加快釋放新活力,加快消費市場回暖。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額1.73億元,增長30.8%。此外,我市發放消費券等系列刺激政策,也在加快消費市場的恢復。

  看短板 全面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

  上半年這張“成績單”顯示出的短板也不容忽視。

  “受全球疫情影響,我市經濟運行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舒治國分析,我市對外貿的依存度并不高,同時還存在產業鏈不暢通、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影響工業穩增長基礎不牢固等問題。

  “目前,我市規上企業只有七成為正增長,還有三成左右呈負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鋼材、鮮冷藏肉、罐頭、白酒、布、紗、燈具及照明裝置仍呈現不同程度下降。更值得關注的是,6月,遂寧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45.6%,較上月回落5.2個百分點,這也說明全市工業企業全面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

  此外,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有所下降,需求動力尚待提升。部分縣區投資后勁不足、投資入庫進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一定程度困擾全市經濟發展。

  看趨勢 下半年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下半年穩增長的信心何在?“根據我們的判斷,下半年仍然呈恢復性增長態勢。”舒治國說,對下半年遂寧經濟持續復蘇應充滿信心。在他看來,上半年經濟穩步復蘇為下半年經濟持續復蘇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6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實現“轉正”,說明我市經濟整體復蘇態勢明顯。

  “隨著遂寧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推進遂潼一體化發展,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多新的增長點。”舒治國表示,下半年,新鋰想、四川裕能等一批省市重大項目的竣工投產以及后疫情時代新消費、新基建等新經濟加快建設,將為我市全年經濟穩增長添動力、增砝碼,持續釋放新活力。

  一圖讀懂遂寧上半年經濟“成績單”

  評論

  毫不松懈加速“跑”

  GDP增速轉正了,1.2%的數據令人振奮!

  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多項指標穩中向好,釋放出很多積極信號。走在城鄉之間、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項目工地,火熱的生產建設現場也回應著系列數據的增長。

  在為成績振奮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還有一些指標沒有“轉正”,還有很多指標不盡如人意。當前,疊加的歷史性大機遇與大挑戰一并存在,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我市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還面臨著諸多“挑戰”。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既要樂觀看成績,更要以問題為導向謀發展,需要我們咬定全年目標,毫不松懈加速“跑”,讓已經轉正的指標再提速,讓尚未轉正的指標盡快轉正。

  進入6月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為我市經濟發展釋放了多個“政策紅包”,加碼“政策利好”,目的是搶抓機遇期、毫不松懈抓發展,讓“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在遂寧落地生根,讓富民強市再上一層樓。

  2020年已經過半,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堅持就是勝利。當前,我市正加快推進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只要全市上下搶抓機遇不猶豫,加快發展不松懈,優化營商環境不敷衍,精準發力不走偏,瞄準新產業、新消費、新需求,加快轉型升級,加快釋放新動能,全市經濟目標就一定能夠順利實現。

  成績單·熱點

  我市外貿加速回穩向好

  記者日前從遂寧海關獲悉,從整體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遂寧外貿總體呈下降態勢。上半年,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3.8億元,同比下降15.1%。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3月外貿下滑明顯,4月、5月、6月遂寧外貿降幅逐步縮小,呈現有序回暖態勢。

  據遂寧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從貿易方式看,上半年一般貿易進出口值6.3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進口增幅明顯,較去年同期增長64.3%。從企業性質看,外商投資企業運行平穩,上半年進出口值達到5.1億元、同比增長7.5%。

  值得關注的是,我市印刷電路板、電感器等電子信息類產品出口貨值達到3.1億元、同比增長61%。此外,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推進,電子信息企業與成渝兩地綜保區內企業配套發展態勢良好。

  我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

  記者日前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獲悉,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7502人,6月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9%。

  據介紹,受疫情影響,我市上半年第三產業崗位有所減少。根據《2020年二季度遂寧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情況分析報告》顯示,第三產業仍是我市吸納人力資源就業的主體,崗位需求比重為44.95%,但比上年度同期下降了3.13個百分點。

  此外,全市已為904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648.42萬元,為廣義電子、富士電機等56戶企業發放階段性困難企業穩崗返還資金2396.9萬元,累計惠及職工6.84萬人。

  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5.56%

  疫情發生以來同比增速首次撥正

  記者日前從市財政局獲悉,截至6月底,我市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3.13億元,同比增長5.56%,是疫情發生以來同比增速首次撥正。

  1—6月,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47.41億元,超時序進度15.01個百分點;到位扶貧專項資金18.99億元、環保資金3.76億元、民生實事資金20.23億元;爭取中省轉移支付資金105.23億元,爭取債券資金100.25億元,為我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績單·分析

  這兩個指標為何未“轉正”?

  在7月21日發布的全市半年經濟數據中,有兩個指標仍未“轉正”:第三產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下降1.2%和7.6%。

  “服務業增幅沒有轉正,主要是因為傳統服務業降幅比較大。”據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餐飲業曾一度“關門閉戶”,即使部分企業積極開拓線上業務,加快發展互聯網銷售、外賣送餐等無接觸服務,也仍然不景氣。餐飲業下降28.3%,文化旅游業“近乎停滯”,旅游景區景點曾一度關閉,影院劇場持續處于關停狀態。而同樣屬于傳統服務業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下降4.0%,影響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的轉正。上半年,我市仍有17%的規上服務業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據該負責人分析,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降幅之所以大幅收窄,是因為金融業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等與網絡相關的現代服務業實現了較快增長。隨著7月20日我市服務業發展大會的召開,全市加快推動服務業恢復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吹響。隨著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服務業將穩步回升、逐步恢復。

  (全媒體記者  蔡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