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在測繪地理信息安全方保密面有何規定?

  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事關國家戰略安全和核心利益。

  為加強測繪活動中的保密監管,維護地理信息安全,將《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二款修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地理信息采集、存儲、處理、應用和網絡傳輸中,以及從事測繪活動涉及獲取、持有、提供、利用屬于國家秘密的地理信息,應當遵守保密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國家安全,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同時,將原條例中對外國的組織和個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內容,調整到第七章監督管理第三十八條第三款,從資質管理的角度加以規范。

  將國家版圖意識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此外,對于國家版圖意識教育、永久性測量標志保護、保障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的統一等方面,《條例》均有相關規定。

  《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測繪地理信息、教育、網信等部門應當加強對國家版圖意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國家版圖意識。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應當將國家版圖意識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國家版圖意識的宣傳和輿論監督。

  《條例》第三十五、三十七條都規定了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在地圖審核中的具體職責。

  信息時代下,互聯網地圖服務的監管尤為重要,因此《條例》單設第三十六條規定互聯網地圖服務單位的安全檢測及保密義務,第四十九條設定了相應法律責任,以保證地圖質量,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利益。

  新增86座導航定位基準站,提供全天候定位導航服務

  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楊升說:“目前四川已經建立導航定位基準站100座,未來兩年還要新增86座,將為北斗導航系統提供全天候的定位導航服務。”

  楊升表示,《條例》為做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測繪地理信息支撐保障,加快測繪基礎體系建設,推動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測繪地理信息應用服務,提供了法治保障,開啟了全省測繪地理信息法治建設新篇章,同時《條例》強調健全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也是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的重要舉措。

  據悉,“十二五”以來,我省全面完成四川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等“十二五”基礎測繪建設任務,完成我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任務,建成四川省“一網一圖一庫”地理信息綜合服務體系、四川省北斗高精度定位數據播發系統,首次實現全省航空航天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全覆蓋,首次摸清全省地理國情家底并建成覆蓋全省的地理國情數據庫,全省1∶1萬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覆蓋率從“十二五”初的40%提升到目前的65%,到2022年,將力爭1:1萬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全省覆蓋,為全省經濟發展和應急保障等工作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