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咋搞?
垃圾分類貫穿老舊小區環境整治
小區環境整治,歷來都是老舊小區的一大難題。
《導則》明確,要應依法整治老舊小區影響整體風貌、結構及消防安全的室外、樓頂違章搭設,清除室外堆放的雜物廢品,清理室外的廣告產品等設施。 對老舊小區底層餐飲商鋪違建和私搭的油煙管道進行改造或拆除。
同時,垃圾分類的理念也貫串《導則》中。
《導則》明確,要按照該小區分類投放模式合理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設置再生資源回收點。 統一規范垃圾收運點圍蔽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老舊小區的公共環境質量。
基本要求,是考慮垃圾收運點的位置設置,應考慮處于小區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位置減少垃圾腐敗氣體的污染,考慮垃圾收運點的布局設計方便居民與垃圾回收員的垃圾處理工作。在小區的顯著位置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公示牌》,設置宣傳專欄,張貼垃圾分類宣傳海報,宣傳垃圾分類工作。
安全咋整?
老舊小區要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安全同樣也是老舊小區的一個熱點問題。對此,《導則》從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等不同層次,分別提出了不同要求。
老舊小區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對小區主要出入口、小區 周界、主要道路、公共區域、車輛集中停放區域、電梯(廳)等場所 設置監控系統,避免監控盲點。小區可獨立設置監控中心,或與消防控制中心共用房間。小區圍墻周界、建筑出入口、建筑內公共區域等 場所可設置入侵報警系統。
老舊小區宜設置出入口控制系統。小區可增設保安崗亭和智能 車閘系統。
有條件的小區人行出入口可設置身份識別、體溫檢測等多功能門禁系統,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和應急防疫能力。住宅出入口可設置門禁系統和訪客對講系統。
改后咋管?
形成老舊小區改造后的長效管理機制
如何確保改造后不反彈,提升老舊小區的管理水平? 《導則》提出,要建立改造后的長效管理機制。
《導則》指出,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宜引入專業化物業管理,條件尚不成熟的地區可先行采用單位代管、業主自治管理或社區居委會代行管理逐步過渡的方式,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加強政府引導,動員群眾參與,推動建立居民自治組織。明確 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小區(院落)居民自治組織、物業企業等 各方主體責任,建立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切實維護好小區改造的成果。
《導則》還同時鼓勵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專項維修基金,用于小區改造后日常維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