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8月13日電 據四川檢察機關官微消息,近期,由四川檢察機關對偵查取證活動進行全程引導和監督,持續跟蹤近3年之久的四川首例“咔哇氿”新型毒品案一審獲有罪判決。
被告人王某因犯販賣、制造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427萬元,對違法所得及孳息643萬余元和房屋等予以沒收。檢察機關指控事實及罪名均得到法院支持。
2017年8月,成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從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處獲悉線索,佛山部分娛樂場所流行一種由成都市某公司研發的網紅飲料——“咔哇潮飲”。
經初步鑒定,該飲料中含有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γ-羥丁酸,濫用該藥物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惡心、嘔吐、頭痛、反射作用喪失,嚴重時將導致人失去意識、昏迷甚至死亡。
在進一步偵查過程中,成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發現市面上還有一種名為“咔哇氿”的飲料在售,其成分與“咔哇潮飲”高度相似,亦含有γ-羥丁酸。成都市公安局遂將委托生產該飲料的成都“陸柒捌”公司負責人王某抓獲歸案,并查獲了“咔哇氿”飲料及燒杯、試管等工具。
因本案涉及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模式新穎,作案手段隱蔽,專業性強,爭議較大,又系跨省犯罪,受到中央政法委、國家禁毒委和高檢院高度關注。
四川省檢察院十分重視,庚即向省公安廳相關人員了解案情,多次聽取成都市院、青羊區院專題匯報,組織省公安廳、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都市、青羊區兩級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相關人員召開座談會共同研究案件焦點問題,并抽調辦案骨干組成專案組,指派專人全程跟蹤督導,指導提前介入、證據審查、出庭公訴等工作。
一是準確定性,精準打擊。
在仔細研判案情、分析證據現狀的基礎上,省檢察院明確要求偵查機關調整原來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取證方向,按照“毒品犯罪案件”全方位收集、固定證據。為準確認定γ-羥丁酸的化學屬性,專案組深入走訪了部分高校,查詢了相關文獻資料,省檢察院還專門聯系化學領域專家學者為本案提供專家意見。
二是突出重點,破解難題。
圍繞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普遍存在的犯罪人主觀明知、毒品定性和數量認定等取證重點和難點,省檢察院指導專案組書面提出詳細、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如對嫌疑人手機、電腦電子數據等客觀證據深挖細查,通過梳理網頁瀏覽記錄和微信聊天記錄,有力地證實了“王某具有制造毒品主觀明知”這一關鍵問題。在省檢察院督導下,專案組專程前往中山、佛山等地,就關聯案件與廣東辦案機關信息互通,達成共識,并補充調取了快遞物流環節證據,進一步核實了王某生產、銷售的“咔哇氿”具體數量,為指控犯罪筑牢了證據鎖鏈。
三是徹查毒資,切斷毒源。
省檢察院督導專案組引導偵查機關全面調查嫌疑人財產狀況,加強對涉毒資產的查證,為“打財斷血”打下堅實的證據基礎,同時,督促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和公安機關查找、沒收、銷毀市面上殘留的“咔哇氿”飲料,及時阻止毒品擴散,減少社會危害。
經查明,2016年以來,王某多次購買易制毒原料γ-丁內酯與香精按比例混合,命名混合物為香精CD123,后委托其他公司進行貼牌,并要求其他公司按照自己提供的工藝流程和原料配劑生產“咔哇氿”瓶裝飲料。2017年2月至案發前,王某累計購買γ-丁內酯3575公斤,制造、銷售“咔哇氿”飲料52355件(24瓶/件,275ml/瓶,下同),銷售金額達1158萬元。從王某家中及其租用的倉庫現場查獲“咔哇氿”飲料723件零25瓶,召回18505件。在檢察機關介入引導下,偵查機關對王某名下銀行存款894萬余元及住房、車位等資產均及時予以查扣。
該案的成功起訴,是省、市、區三級檢察機關協同公安機關共同努力的結果,充分彰顯了司法機關從嚴打擊毒品犯罪的決心和擔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