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四川遂寧,一名53歲男子突發疾病,心臟驟停倒在街頭。危急時刻,下班路過的遂寧第一人民醫院護士廖萍擠進圍觀人群,初查后立即徒手進行心肺復蘇,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
隨后,另外兩名路過醫生也加入其中,經過大家共同奮力施救,男子在救護車來時恢復心跳和呼吸。得知此事后,同事在擔心廖萍的同時,也為她自豪:沒有保護做人工呼吸,她是知道風險的,但依然義無反顧去做了,真的很棒。
據廖萍回憶,事發當天下午6點半左右,下班路過女人街附近時,見一群人圍著喊幫忙。作為醫務人員的職業警覺,她意識到可能是有人患病,趕緊擠了進去。
眼前,一名男子暈倒在地,經過初步詢問和查看,她發現患者已經呼吸心臟驟停,并口腔有血及大量嘔吐物。
情況緊急,顧不上自身安危,立即對這名男子實行徒手心肺復蘇(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經過1-2個人工循環,患者恢復了自主呼吸,但心跳還沒恢復。值得一提的是,在她施救時,另外兩名路過醫生也加入到搶救。
過程中,圍觀群眾還一直在給他們扇扇子。
隨后,救護車趕到現場,作為急診科骨干護士,她在一旁幫助出診醫護人員建立靜脈通道、開放氣道等專業的院前急救,直到患者呼吸心跳都恢復。
事后,知曉具體情況的同事為廖萍捏了一把汗。“現在正處在疫情期間,沒有任何保護的口對口人工呼吸是風險極大的,當時患者口腔有血和大量嘔吐物,如果是結核、乙肝或者其他疾病,情況是很危險的。”同事廖陽說,作為醫務人員,這樣施救,他們是深知這個風險的,但在搶救生命面前,廖萍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搶救。
對于同事的點贊和關心,廖萍則坦言,當時情況緊急,根本就沒想那么多,“這是本能,先救人再說。”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