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田杰雄)8月18日,由于四川汛情,位于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70年來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19日上午洪水退去,樂山大佛管委會也宣布本周內景區將重新開放。有網友指出大佛有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可保大佛全身周全。那么,傳說中的這套排水系統是否真的存在?何時被建造?又在汛情中起到多大作用?四川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石窟研究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把問題一一解答,據介紹,修造在大佛耳后、肩部和胸后的排水廊道,最主要的功能其實并非是用于抵抗降雨。
排水廊道修造在大佛三處地點
“排水系統是真實存在的,它與樂山大佛同期建成,樂山大佛的建造也是經過科學規劃的。”彭學藝是四川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石窟研究院的負責人,他對新京報記者講述,排水系統作為樂山大佛的保護設施,可以說集中體現著大佛的科學價值。
古代匠人設計所體現出的科學性,需要結合樂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來解釋。“我們這個地方位于濕潤氣候區,降水量非常豐沛。樂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地區屬于丹霞地貌的紅砂巖,本身質地比較疏松,含水量豐富。”
樂山大佛常被人說,“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彭學藝解釋,正因山體的特質,常有水滲出,所以古人在開鑿建造大佛時,就為樂山大佛設計了排水系統,“也就是說,這套排水系統其實是為了減輕山體滲水對大佛本體的影響而設計的。”彭學藝講述,古人為大佛開鑿的排水廊道,分布大佛的耳后、肩部和胸部,其中耳部和肩部的排水廊相互貫通。
于普通游人而言,這些排水廊道設計“隱而不見”,但對真正的考古學者來說,這些廊道卻非常明顯。“廊道寬度在50厘米到1米之間,高度在2.85米到3.2米之間,我們在開展相關保護工作時能從大佛的一側走到另一側。”彭學藝說,排水廊道,可以直接在大佛的左右平臺上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