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
樂山大佛千年前設計了精妙排水系統
樂山大佛屹立江岸上千年,為何仍能不失往日威儀?記者了解到,這尊耗時90多年開鑿的大佛,建成時不僅有精妙的排水系統,還有大像閣擋住了風吹日曬。
彭學藝介紹,歷史上的樂山大佛曾被一座近百米高的重檐木結構建筑大像閣所覆蓋。晚唐詩人薛能曾在《凌云寺》一詩中寫道:“像閣與山齊,何人致石梯?”這表明樂山大佛大像閣在唐代已經存在。大像閣的修造,讓樂山大佛免于了日曬雨淋,也讓前來禮佛的善男信女可以在閣內層層攀援,更近距離朝拜。
然而,樂山常年降水豐沛,大佛更處在三江匯流處,紅色砂巖的質地相對疏松,山體必然常年潮濕。為了保護大佛本體免于滲水危害,古人在開鑿之時便設計了排水系統。
這套排水系統隱秘分布在大佛的耳后、肩部和胸部。大佛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站在大佛左右兩側面臺,兩處洞穴赫然入目。大佛胸部背側兩端也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米、寬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寬0.95米、高1.1米。對于這些洞穴廊道的功能,學術界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是大佛開鑿時留下的工人施工通道,也有人認為是藏經洞。但彭學藝介紹,這些廊道的底部有一定的傾斜部,客觀上形成了排水溝的作用。而且排水溝靠近山體的一側,還可見石灰質的鈣化物;靠近大佛一側則比較干燥,所以綜合而言,這些孔洞應該兼具了修筑通道、禮佛通道以及排水通道等功能。
對大佛本體排水的重視,還體現在歷代工匠對大佛的維修上。彭學藝說,大佛以前有大像閣遮擋,并不需要在佛頭部分修建排水系統。后來大像閣被毀,為了避免大佛臉部被雨水沖刷形成苔痕,于是在發髻處新開了排水道,有意識地把雨水引流到大佛背后排出。游客遠觀不易發現,但只要細看,就能看到大佛頭部的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這個精巧的設計,還曾被清代詩人王士禎專門寫詩贊嘆:“泉從古佛髻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