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⑤53次加快,透露出怎樣的信號?

  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 梁現瑞

  日前,省政府正式印發《四川出臺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記者通過查找關鍵詞發現,加快一次在文件中先后出現達53次,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

  53次加快,恰似一聲聲急促的鼓點,在催促四川新基建。同時,53次加快,也讓一種迫不及待、快馬加鞭之感撲面而來。

  為什么要快?為什么能快?

  為什么要快?因為慢!

  從-3%,這是今年一季度,四川GDP的增速,這一數據,創下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歷史新低。上半年,盡管這一數字已經轉正,但不容置疑,0.6%的增速依然是40多年來最慢的。

  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迫切呼喚經濟新動能。新動能哪里來?科技、創新。做好“六穩” 落實“六保”,同樣呼喚新動能。

  激蕩新動能,基礎要先行。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同月,省委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指出,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基建”等重點領域,精心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庫。

  不僅如此,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包括四川在內,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任務迫在眉睫,迫切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服務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為什么要快?因為遲!

  “怎一個爽字了得!”就在上個月,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示范應用啟動,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用戶可通過滴滴APP線上報名,審核通過后,將能在上海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體驗。

  無人出租只是一個縮影,作為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動力引擎,上海毫無疑問走到了新基建的前面。

  近日,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等編寫的《中國新基建競爭力指數白皮書(2020)》,從3個一級指標(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指數、新型應用基礎設施指數、新型行業基礎設施指數)和11個二級指標對全國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現狀進行了量化對比研究。“第一梯隊”是得分80以上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

  相比之下,四川的這一指數是76.6,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名列第11位,屬于“第二梯隊”。相比于上述第一梯隊,四川明顯落后了,遲了。

  要奮起趕上,唯有加快。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白皮書顯示,僅次于四川的天津和貴州得分分別為76.5和76.3,差距都在小數點之間,加快新基建不可謂不迫在眉睫。

  為什么能快?因為有!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那么,說加快,就能加快?四川新基建能力有多大?究竟能不能快馬加鞭起來?

  相關產業發展情況,是評估能力的重要依據。就人工智能產業,綜合多份報告,全省約有125家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企業,產業競爭力居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之后,在全國省區市中排名第6。

  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編寫的《我國各省區市“新基建”發展潛力白皮書》,以及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研究所編寫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共同從“潛力”角度對四川進行了深入觀察。

  根據上述白皮書,四川新基建發展潛力得分為74.84,在全國省區市中排名第12位,處于中上游。

  在各項細分指標得分中,四川在全國最具優勢的是“創新人員投入”和“工業基礎”。此外綜合受訪專家觀點,四川新基建發展還具備至少2個潛在優勢——電價與人才。

  “我們水電的優勢,完全可以化作新型基礎設施的運營成本優勢!”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此前曾表示,新型基礎設施普遍對用電需求較高,更容易在數據中心、物聯網等領域形成優勢。

  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中心用電成本占總運營成本的70%,而根據當前優惠政策,省內大數據企業可享受0.34元/千瓦時的優惠電價,成本優勢明顯。此外多位專家提到四川省人才流失率相對較低,在吸引并留住人才方面同樣具備優勢。

  解讀⑥從互聯網到衛星互聯網,將給我們帶來什么?

  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 梁現瑞

  日前,省政府正式印發《四川出臺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實施9大工程22項重大任務,其中之一是謀劃打造新型衛星互聯網。這是全國范圍內,首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圍。

  衛星互聯網的概念其實并不新。2015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首次提出了通過發射衛星向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的計劃,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批準發射4000多顆近地軌道衛星,組建衛星寬帶網絡“Starlink”(星鏈),用于向全球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

  接著,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擁有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也列出計劃,英國政府正計劃向在英國注冊的衛星運營商OneWeb投資5億英鎊,助英國脫歐后建立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球范圍內的多項大動作都昭示著全球太空通信領域正在加速發展。

  與傳統互聯網相比,衛星互聯網有何特別之處呢?簡單地說,傳統的 1G——5G?通信技術屬于地面互聯概念,衛星互聯網屬于天地共建范疇,后者依托的是低軌衛星星座項目,在外太空鋪設衛星網絡,把互聯網“搬”到太空上,地面用戶通過終端設備實現互聯互通,類似于隨身WiFi,真正做到無死角覆蓋。

  相比于地面通信網絡,衛星互聯網更高效。伴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未來云計算資源可能會在太空進行部署,較于地面將更加高效。衛星互聯網無地域差異網絡可實現地面通信網絡無法覆蓋區域的應用場景,具有可在廣闊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遠地區工作的特點,它是由衛星星座替代地面通信基站,實現全球范圍內全天候萬物互聯。

  相比于地面通信網絡,衛星互聯網設施受物理攻擊及自然災害的影響小,使其可提供更高性能及高可靠的衛星鏈路服務。因小衛星低成本開發的趨勢,衛星互聯網可用非常合理的成本提供大規模網絡數據傳輸服務,是未來5G IoT/ M2M(物聯網)市場的解決方案和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