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吉村第一個不同意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阿侯馬里。6月下旬,他們一家已經搬到20多公里外的美姑縣牛牛壩社區。彼時,他家33畝土地上,玉米、土豆、蕎麥等長得正盛。“人搬過去了,可地還在村里。把老房子拆了,我糧食怎么種?牲畜往哪放?”面對村干部,阿侯馬里急吼吼地丟出這么一句。
莫吉村村委會主任阿侯爾布回憶,全村96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絕大部分都不同意拆除舊房,這讓村里拆舊復墾工作一度停滯。

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美姑縣委副書記、縣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劉文武介紹,整個美姑縣有7個較大規模集中安置點,最大的牛牛壩安置點有一萬多人,來自62個村。“這種集中安置的方式會讓一些村民遠離故土,有的村距離安置點數十公里,群眾要回村種地確實不方便,結果導致搬了新房、守著舊房‘兩頭占’。”
一方面是舊房必須拆除的政策“紅線”,一方面是搬遷群眾確實有耕種、存放糧食和牲畜的需求。基于此,美姑縣為已搬遷到集鎮安置點居住的34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別修建生產性過渡設施用房,便于他們回村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最終提高搬遷入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