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池找買家

  近20萬元揣進了村民腰包

  初來乍到,騎摩托的徐俊,很少讓村干部帶路。高原氣壓低,一流鼻血就止不住,他手一擦再用濕毛巾裹住,又匆匆上路。他以這樣的方式,逼自己盡快熟悉嘎伍嶺。

 ↑徐俊騎著摩托車進村。 ↑徐俊騎著摩托車進村。

  兩個月時間,他就把村里的145戶村民挨個走了遍。群眾反映的大小事情,他都放在心上,想辦法盡力解決。

  中旬“農民夜?!迸嘤枺碌h群集中活動,是嘎伍嶺黨支部每月雷打不動的基本動作。徐俊給村里帶來的最實惠的變化,還是為村里的扶貧產業打開了局面。

 ↑徐俊在農民夜校授課。 ↑徐俊在農民夜校授課。

  嘎伍嶺村海拔2700米,以前的收益靠種玉米、土豆,然后是喂豬,全家人一年能收入六七千元就不錯了。

  嘎伍嶺上,高山土雞品質好,賣相也好。好東西如何才能走出大山,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在老家搞過電商的徐俊,設計開了一家網店——“嘎伍嶺一家親”。網店開張不久,就獲得了成都、重慶、杭州和北京等地客戶的青睞,土雞賣出了每斤38元的好價錢。

 ↑徐?。ㄓ遥┰凇案挛閹X一家親”網店上幫助村民銷售櫻桃。 ↑徐俊(右)在“嘎伍嶺一家親”網店上幫助村民銷售櫻桃。

  徐俊來之前,當時村里的支柱產業是300畝的紅脆李,以前都是靠天吃飯。

  徐俊來村上都幾個月了,一直沒有下雨,紅脆李的葉子都黃了。當時徐俊就下決心,一定要在紅脆李基地修蓄水池,解決灌溉問題。

  他向眉山第四批對口幫扶金川工作組申請了資金,修建了9口3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決了果園灌溉的問題。

  2018年,300畝紅脆李掛果了,徐俊又通過電商找到外省的買家,近20萬元揣進了村民的錢包,這讓村民們很高興。

  2018年,嘎伍嶺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萬元。